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新顺1730 > 第八三七章 最后的布置 二

第八三七章 最后的布置 二(2/3)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ter> 只是庸俗至极的、铜臭气熏天的55元一张的海龙皮、8块钱一张的水獭皮、一块五一张的海狗皮、一船能换一堆银子的海洋哺乳动物脂肪。
    大顺本土工商业的发展、中上层的消费需求、勋贵阶层的皮草奢侈品爱好引领、西北东北地区的良家子屯垦军团的毛皮赏赐,才是遥远的、数万里之外的美洲西海岸大顺开拓的根本原因。
    但,这种贸易撑不了多久。大顺用不到十年的时间,灭绝了大海牛。
    毛皮贸易的不可再生性,以及毛皮的特殊性——这破玩意儿,不像棉布似的,冬天穿秋天就得补窟窿,毛皮这玩意很可能穿个十年八年都坏不了,甚至可能当传家宝。
    依靠毛皮贸易搞移民,三五万人顶天了,不可能再多了。
    那么,在毛皮贸易已经不可能大幅增长的情况下,下一个引爆资本投资移民的点是什么?
    也就只能是金矿、银矿了。
    否则还能是什么?
    资本跑西海岸种粮食,靠着风帆舰,乘风破浪越过太平洋,和南洋一年三四熟的稻米、关东优良的大豆搞竞争?
    这肯定不行。
    但如果搞出来金矿、银矿,那么种粮就有利可图了。
    历史上,华人在夏威夷开拓的契机,就是美国的南北战争开打。
    华人敏锐地察觉到了蔗糖、咖啡等南方贸易品,会有一波利好期,果断投资种植园,开展蔗糖业,大发其财。
    而且,不只是华人,而是资本的整体动向,直接引爆了夏威夷地区的旧经济基础瓦解。
    大量的资本入场,买地、垦荒、种植园、招聘劳工。
    几年之内,人口比例迅速失调。
    那么,对大顺来说,怎么吸引大顺的资本入场檀香山?入场美洲西海岸?
    简单,只需要一个“开辟种植园”、“雇人垦殖有利可图”的契机,资本就会蜂拥而至。
    正如辽河地区,大顺有明末恐惧症,搞了这么久,移民数量不如刘钰在江苏折腾让大豆商品化短短数年间的人数。
    对美洲的开拓,算是刘钰出镇松苏这个使命之下,最后的一项计划。如同他为鲸海节度使时候定下的鲸海移民计划一样,是个长久的、但第一步必须要迈的好的计划。
    简而言之,三步走。
    第一步,就是让孟松麓等人去檀香山,支持酋长统一,获得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
    通过他们的实学水平,提振檀香山的生产力,渗入檀香山的政治高层。
    他给孟松麓的时间,是二三年,实际上他可以接受的是三五年。
    第二步,毛皮公司转型,去育空河地区挖金子。
    以檀香山作为后勤补给基地、粮食基地,支撑从育空河河口向育空河内部的淘金热。
    这对大顺来说,是有非常有利的条件的。
    因为育空河的河口,在太平洋。
    如今没有铁路,河口、河流,是最佳的运输线和扩张线。
    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局势,借着之前惠法引发的人参貂皮问题引动英法在北美争夺。
    大顺在前期看戏,法国撑不住的时候,用印度交换,大顺下场。
    看戏期间,放出育空河谷有金子的消息,吸引资本从大顺抓人去挖金子。
    而挖金子,又能带来一波檀香山、美洲西海岸的种植垦殖投资。
    挖金子,让种粮食有利可图。
    不挖金子,在西海岸种粮食,是脑子有病。资本是要盈利的,是要把粮食作为商品的,没有人消费,去种粮食干啥?
    挖金子,不只是挖金子,而是一个挖金子的,带动农民、铁匠、手工业者、瓦匠等。
    第三步,那就是以后的事了,看一战打得怎么样。
    一战结束前,大顺是不会在旧金山方向扩张的,刘钰也会严格保密“金山”这个名称。
    因为一战,基本上大顺要彻底废掉英国和葡萄牙,彻底把两边的势力都赶到波斯以西。
    这也意味着,大顺肯定要和西班牙做一段时间的盟友。
    这期间,在美洲西海岸,只能是避开与西班牙的冲突。
    然而一旦一战打完,多半欧洲要炸,大顺就可以直接翻脸不认人了。
    到时候,有了之前檀香山、育空河金矿等打下的人口基数,移民基础,那主动权就在大顺手里了。
    是策动殖民地起义?
    还是做西班牙帝国在美洲最强大的帝国反动势力的援手,用以交换土地?
    这就还是相信后人的智慧吧。
    总之,现在最值钱的旧金山地区,大顺是不可能碰的、刘钰也是绝对不会放的,放出来那就是给人做嫁衣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