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新顺1730 > 第七六七章 恶龙残影 六

第七六七章 恶龙残影 六(2/3)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ter>
    所谓【扬州盐务竞尚奢丽,一婚嫁丧葬、堂室饮食,衣服舆马、动辄费十万】,很多人生计,或者说这种畸形的繁华,都是围绕着盐商的消费而进行的。
    现在盐政改革还没有完全决定废止淮南盐,但扬州的衰败已经露出了迹象。
    从大顺放弃大运河之后,扬州这个运河与长江、北方与江南交汇的战略要冲地位,一下子没有了。
    便是长江南边的货物,也更愿意在镇江周转,然后沿江而下去松江府。再由那里或是北上、或是南下。
    这是现在肉眼可见的衰落,很多本地人是这能感受到的。
    一些原本因为漕运和南北货物交汇而兴盛的商业、店铺等,现在也是萧条半死,或者关门大吉了。
    然而在这种衰败之前,扬州又过于富庶。
    文化昌盛,盐商投资书院等,使得这里又是一个文化中心。而文化中心是需要钱来支撑的,一旦钱没了,那么后遗症也就出现了。
    比如,大量的读书人、生员数量。
    其实,这人数,是远超没有运河枢纽和盐业中心这两个地位的扬州所能容纳的极限的。
    很多生员的生活水平,确确实实因为运河被废而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不只是百万漕工,贸易路线一旦改变,所波及的、牵扯的人群是极大的。漕工只是直接受了影响,那那些在运河旁边开店铺的、开旅店的、开饭店的,难道不受影响吗?
    按说,按照生员传统,要是真的不满的话,可以写卷堂文,诉说自己的意见。
    卷堂者,散伙也,就大约是罢课的意思。
    卷堂文就是我们为什么罢课、已经我们想要的要求是什么、我们对官员或者朝廷的做法感到不满。
    然而,关于运河问题,他们又没法搞。
    在扬州城里这么搞,能要求什么?控诉什么?
    控诉废弃漕运?
    这个控诉,是无力的,且大义不在他们那边的。
    朝中大臣再怎么傻,也知道废弃运河的好处,而且这事是皇帝强令推行的,反对有什么用?
    在扬州城要求不要废盐改垦?
    可扬州城并不产盐,只是个物流中心而已。
    刘钰搞的是釜底抽薪的毒计,直接垦荒,垦荒的土地又不是扬州百姓的,而是海边盐户的。
    扬州纵然反对,也是没啥用。
    要不然,纵做了卷堂文,反映给扬州府尹,扬州府尹能说啥?
    能说:行,你们回去吧,这事儿我定了,明天就把松江府海港拆了,威海卫的海军基地炸了,疏浚大运河,以后还走大运河。
    然而,他只是扬州府尹,说的并不算。
    海运,和收税不一样。
    加税什么的,需要得到本地人的认可。如果本地生员不认可,可以上卷堂文。
    海运,不需要扬州生员认可:他们认可与否,并不影响海船从长江口起航到天津港。
    这些怨气,憋在扬州府的生员心里不是一天两天了,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发泄出来而已。
    真让他们造反,冲进紫禁城,废掉科学院,砸毁造船厂,毁灭威海卫,必须要走大运河,他们又不敢。
    写些酸文吧,又根本没用,皇帝压根不在乎。
    如今好容易逮着这么一个机会,如何不充分利用起来?
    谁都知道,朝廷在淮南的这些折腾,幕后黑手就是刘钰。如今正要趁着这个机会,好好发泄一下心中的怨气。
    再一个,他们也是苦闷且迷茫。
    借助特殊地理位置而兴起的城市,一旦商路结构发生了变化,内部又完全空心化没有什么像样的工商业,这些扬州本地的生员们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什么地方。
    做官?做官是没有那么多官缺的。
    大顺吸取前朝教训,实行的是分省名额制。江苏省的名额虽多,但扬州就算文化昌盛,卷起来,也搞不赢长江南面的苏州常熟松江等地啊,那边才是科举真正的强县。
    这又没有那么多官可以做,能为进士都难。
    结果偏偏又读书、识字。
    原本好好的小日子,过的挺美的。
    盐商吸来的血,随便从手指缝里露出来点;漕运运河的北岸起点,随便干点什么店铺也是生意兴隆。
    服务业繁荣昌盛,也不想着不切实际的做官,读读书、做作画、研究下金石、考据下古书,隔三差五来个文会、七八十日来游画舫,吃点盐商的残羹冷炙就够了,小日子美滋滋。
    现在一切都变了,这些生员实在是难以接受,也不知道以后该咋办,心中的怨气真的是无以复加。
    凭着这股子怨气,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