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新顺1730 > 第三零三章 这一年,世界的轴心在京城 上

第三零三章 这一年,世界的轴心在京城 上(1/3)

    英国商人眼中,西班牙才是头号大敌。
    法国在印度还没站稳脚跟,在加拿大也没多少人口,英国商人需要的是市场。
    而西班牙拥有几乎整个拉美和最富庶的中美,开发了数百年,人口众多,西班牙手工业又弱,正是一个良好的市场。
    呢绒在中国卖不动,在西班牙殖民地还卖不动吗?
    可是之前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打完,英西条约一签,英国被禁止往西班牙的殖民地走私。
    为了确保此条约执行有效,西班牙舰队可以登船检查英国商船,以确定其是不是走私贩子。
    很显然,说是去打渔的,西班牙人又不傻,当然不会信。
    提着耳朵的詹金斯,就是这种背景下被割掉耳朵的。
    这事原本起不来什么风波,但资本可以控制舆论,可以炒作焦点,六七年前的事此时翻出来,一样可以掀起滔天巨浪。
    打败西班牙,夺取大西洋的海权,这是每一个英国商人的梦想。
    至于法国……港口里的战列舰就剩下六条还能动的了、小农生活水平又高都不愿意去海外、在殖民地的政策也是复制本土使得非天主教徒更喜欢往英国殖民地跑使得殖民地人口稀少没有消费能力……种种原因,打了无益,卖不出去货物,打仗图什么呢?
    为国王的汉诺威,去流英国人的血?花英国人的钱?
    很快,伦敦的舆论就发酵起来,一番番为了詹金斯的耳朵对西班牙开战的呼声,冲开了下议院的大门。
    西班牙是个全球帝国,在美洲,在东南亚,都有领土。
    美洲的战争自然要打,东南亚的战争也要打,而要在东南亚打仗,肯定是希望搞好和中国的关系。
    英荷虽然同盟,英国却不会忘记当年的安汶屠杀事件,更不会忘记荷兰人将英国从东南亚赶走的屈辱。
    如果对西开战,如果要打菲律宾,荷兰不会允许英国停靠在荷兰港口进行补给。
    因为那样,会把荷兰拖下水。
    而且,英国人不傻,荷兰人当然也不傻,在能确保独霸东南亚的情况下,荷兰人不希望英国取代西班牙在菲律宾的统治,更不可能在对西班牙的战争中给予英国支持:至少,在东南亚是不可能给英国支持的。
    此时派出舰队前往东南亚,是一个可怕的任务。
    商船还好,小船也行,但五级舰以上的战舰走这么远,要带着六成死亡率的决心。
    到了亚洲,在哪补给,逡巡一圈,也就只剩下一个中国。
    如果能够在中国谈成借港口补给的事,东印度公司很有信心帮助皇家海军夺取菲律宾,取得百年前被荷兰人赶走的在东南亚的落脚点。
    否则只在美洲打,那是西印度公司的业务范围,东印度公司可是兴趣不大。
    不管是出于对法国访华的应激,还是出于对英西战争补给的考虑,在乔治二世返回伦敦后不久,很快做出了两个决定。
    派遣一支访华使团,解释清楚法国可能的诋毁,同时希望在将来的英西战争中,借中国的港口停泊补给。
    向西班牙递交国书,要求西班牙国王为詹金斯的耳朵道歉、向英国道歉。
    前往西班牙的使节很快出发。
    前往中国的使节团也忙着采买各种礼品,时间有限,必须要在三月份之前出发,才能赶上季风,否则可能今年都到不了亚洲了。
    …………
    于此同时,俄国,彼得堡。
    当年彼得大帝为了西化,远离旧贵族统治的莫斯科,迁都到了这里,这是西化党的胜利。
    彼得二世这个小毛孩子,被旧贵族们操控朝政,又从彼得堡迁回了旧贵族根深蒂固的莫斯科,这是守旧党的胜利。
    安娜女皇又折腾了一圈,把首都迁回了彼得堡。
    这一次不是西化党的胜利,而是因为俄国出现了另外一支政治势力:德国党。
    这一次迁都,是西化党和守旧党共同的失败。
    在位数年,两万余人被抄家、流放到西伯利亚;当年彼得二世的断袖之友多尔戈鲁基公爵被车裂。
    为了防止西化党的精神领袖、彼得大帝此时唯一在世的子嗣伊丽莎白公主上位,守旧党从德国请回了继承顺位很低的安娜,以便控制。
    上台之初,约法三章。
    无枢密院之许可,不得宣战;无枢密院之许可,不得结婚;无枢密院之许可,不得指定继承人。
    安娜答应的很痛快,她一嫁到库尔兰的公爵夫人,怎么就成了沙皇了呢?
    守旧党以为此人根基不深,常年在库尔兰,德语说的比俄语还好,必好控制。
    然而登基当天,安娜就带着德国势力,与本就不满的西化党一起,来了一场罗马传统。
    枢密院被解散,旧贵族死的死,杀的杀,流放的流放;西化党也发现,这也不是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