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新顺1730 > 第三零三章 这一年,世界的轴心在京城 上

第三零三章 这一年,世界的轴心在京城 上(2/3)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ter>们想要的。
    他们想要的西化,是俄罗斯的近代化,而不是用失去俄罗斯做代价拥抱近代化,更不是搞成一群德国人在统治俄罗斯,这样的西化宁可不要。
    彼得大帝生前,组建了两支禁卫军。
    一支谢苗诺夫斯科耶团,这类似于羽林卫。
    一支普列奥布拉任斯科耶近卫团,这是锦衣卫。
    普列奥布拉任斯科耶近卫团,能抓、能杀,能审,更有昭狱。
    所以,很显然,新皇即位,为了制衡锦衣卫,得立东厂、西厂。
    这道理在中国有效,在俄国也是一样。
    明朝东厂西厂是太监,因为他们在文官武将中都没有基本盘,只能依靠皇权。
    俄国没有太监干政的传统,但有德国人。他们在俄国的文官武将中也没有基本盘,只能依靠皇权。
    所以组建了伊兹梅洛沃近卫团,里面都是德国军官。
    又组建了秘密刑侦事务衙门,夺了“锦衣卫”普列奥布拉任斯科耶近卫团的权,先斩后奏,皇权特许,先照着一千人杀,两万人流放的标准来。
    等到把多尔戈鲁基公爵车裂之后,更是人尽胆寒,谈而变色。
    俄国的这种混乱政局,也让许多高级人才胆战心惊。
    科学院里,伯努利提前溜了,欧拉也已经在犹豫是去普鲁士还是去大顺,即便伊丽莎白公主竭力挽留。
    此时此刻的冬宫,气氛和往常不同。
    往常时候,一定会有诸多的宫廷小丑表演着滑稽的闹剧,乡下地主审美的女皇会纵声大笑。
    可今天,气氛有些沉闷。
    坏消息接踵而至。
    大顺的船到了瑞典,归还了瑞典俘虏,还去见了瑞典国王,是否达成了某种针对俄国的交易?
    法国使节团访问北京,双方签订了密约,而且法国向大顺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枪械。这种枪械可以拥有膛线,却又有滑膛枪的装填速度——至少,从京城返回彼得堡的俄国特使是这么形容的。
    大顺在西北勘界问题上的态度,忽然强硬,要求俄国拆除在额尔齐斯河上的几座要塞。
    中国这边传来的消息已经足够叫人揪心,秘密刑侦事务衙门带来的关于法国的消息,也很糟心。
    法国在俄国的使节,最近频繁接触深居简出的伊丽莎白公主,虽然对方一直回避,但显然,法国人很可能勾连俄国的西化党余孽。
    对法国来说,德国是敌人。
    普鲁士不是德国、奥地利也不是德国;但普鲁士是德国,奥地利也是德国。
    谁强,谁就是德国。
    现在,俄奥同盟极其稳固,法国一心想要拆散这个俄奥同盟,因为此时看起来还是奥地利更为强大。
    安娜作为半个德国人,俄国作为德国党掌权的国度,法国人显然希望一个更加俄罗斯的君主上台,尤其是西化党的终究目标就是向西,和德国必然冲突,这才是符合俄罗斯利益的外交政策。当然,也是符合法国的外交政策,夹击德国,不管是普鲁士还是奥地利。
    法国人到底和伊丽莎白公主是否有勾连,这还不清楚。
    可联想到法国和大顺之间的这一次外交,以及之后的大顺归还瑞典俘虏、在中亚勘界问题上突然强硬的表现,都在诉说一种可能:法国出枪、瑞典出人、奥斯曼和中国出兵的针对俄国的包围网,在慢慢形成。而法国人也试图在俄国内部,寻找合适的人选予以支持。
    俄国不乏人才,面对这种情况,早有人向女皇提出了建议。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如今和土耳其还在打仗,土耳其人虽然打不过俄军,可是却暴打奥地利,现在的情况对俄国来说略占优势。
    大顺的态度不明,西伯利亚苦寒之地,不太可能爆发太大规模的战争,这是可以外交斡旋解决的。
    法国人只是嘴上有力量,要打俄罗斯,要先踏过奥地利的尸体。
    那么,最弱的就是瑞典,趁着这个针对俄罗斯的反俄同盟还未形成,不如先发制人。
    外交上请法国人做保,迅速和土耳其缔结和约,在瑞典还未准备好的情况下,对瑞典开战,解决后顾之忧。
    然后派遣最高级的使节团,由安娜女皇的宠信近臣、帮助安娜夺权的重要人物、内阁第一大臣安德烈·伊万诺维奇·奥斯捷尔曼伯爵,率领一支级别足够的访华团前往北京。
    授予他在西北勘界全权代表的大权,牺牲一定的利益,拆几座额尔齐斯河的堡垒,画出一片缓冲区。
    这个策略很聪明,可是……大多数人反对。
    和土耳其打了这么久,死了这么多人,这时候和谈,就算能够拿回亚速,可是进出黑海的权力肯定会被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