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新顺1730 > 第二六四章 歪经已成(中)

第二六四章 歪经已成(中)(2/3)

易接受的是李斯特的生产力的概念。
    毕竟,刘钰忽悠的基石,是“国民财富总和”的定义所引出的。
    而从这个基石,又推出了所谓的“小块地小农宏观意义上的无效劳动”这个概念。
    再由“宏观意义上的无效劳动”,推出了“工商业容纳更多人口,创造有效劳动”的想法。
    最终这个“工商业发展,容纳更多人口”的描述,实质上就是李斯特经济学的“生产力”概念。
    包括工商业发展后的法律、道德、法规、国家政策、以及科技、机器、工厂等等。
    在这里,“生产力”这个概念,被扭曲为一种“工商业发达的社会的先知般的描述”。
    而不是针对先秦制度、周礼空想、小农经济、皇权、地主、士绅、租佃等等这些社会生产关系的解读。
    一旦这样理解生产力,自然会出现许多问题。
    比如,“先发国家是正确的、所以是正确的”,你看,未来已经摆在那了,如果你和在一些技术上更发达的国家不一样,那一定是你错了。
    毕竟,既然是是“描述性”的阶段,那么一株“长成的植物”就活生生地摆在那,你把自己改造成那样就是了。
    如果你和那个不一样,你要先考虑一下你肯定是做错了。如果对面的花开的并不如你的“鲜艳”,那你要先考虑一下是不是你对“鲜艳”的定义出问题了。
    这种对生产力概念的扭曲,自然会有很多负面的问题。
    不过于此时的大顺,这些负面问题,暂时来说还并不具备现实意义。
    反倒是,这种更具象的、更容易理解的、更容易被普通人所方便想象的、实质上把包含生产关系的工业化社会浓缩成的“生产力”概念,具备很强的传播能力。
    而这种传播能力,又和大顺的现状息息相关。
    大顺的现状,又有许多不同的解读方式。
    而刘钰的“国民财富总和”的解读方式、以及大顺在工业化之前的亩产基本已达牛耕铁器时代的峰值的现实,又使得这种“工业化”的“生产力”概念,更加清晰。
    以华北地区为例。
    两年三熟、精耕细作,相对于一年一熟、粗犷农业来说,是不是生产力的进步?
    你要说,不是,要拖拉机机械化大生产加化肥,才算是生产力进步,那也不是不对,但现在是不具备现实意义的。
    假设,两年三熟,平均亩产150斤,种一定的面积,需要10个劳动力。
    而一年一熟、粗犷农业,平均亩产100斤,种一定的面积,只需要3个劳动力。
    但是,这对人少地多的北美,或者说工商业人口不足的北美、英国、甚至法国等,一年一熟是正确的。
    这对根本不缺潜在的工资劳动者的大顺,两年三熟、投入更多的劳动力,才是正确的、具备现实意义的——农业革命在英国才叫农业革命,在大顺那叫亩产倒退。
    问题在于,即便如此,在华北地区,即便在两年三熟需要更多劳动力的基础上,宏观上,依旧很多人是“宏观上的无效劳动”。
    即便说,搓两年三熟到此时的精耕细作极致,依旧不需要这么多人。再减少个几百万农业人口,总粮食产量不会有任何影响。
    这,就是刘钰鼓吹的“工商业容纳更多人口转化为有效劳动”的现状基础。
    也即是那种描绘出的粗陋的工业化为生产力的未来的基本模样——便于想象,人们可以理解为为农者户均30亩地,而户均之外的人都在工商业中劳作。
    即便说,已经压缩到了户均30亩地、精耕细作、两年三熟。户均30亩地,并不多,因为还要考虑牲口的牧草地,没有牲口的精耕细作连基本粪肥都不够。
    饶是从“五口之家、百亩之田”,压缩到了“五口之家,三十亩地一头牛”,缩水了三分之一,甚至还可能继续缩。
    以山东为例,压缩成这样,实质上山东依旧还能拿出来将近1000万的人口,在保证农业粮食产量不变的情况下,投入工商业——山东马上就要到人均3亩地的铁器牛耕时代的崩溃红线了,而“五口之家、三十亩地一头牛”的另一个说法其实就是农业人口人均6亩地。
    所以可以简单地推断出在这个“解决无效劳动”的“工业化”的模型中,至少要构建一个“山东至少大几百万人以工商业为生”的社会模型。
    这,是一个大顺实学派的人,可以理解、并且笃信可以达到的模型。
    当然,这个模型,在大顺实学派一些人的思考中,又是以前面说的“马尔萨斯经济学”为基石而推导出来的:所谓的“有效需求”概念下的对外贸易、一战胜利果实、本国的实利阶层、军官团士兵、生员、地主、贵族等。再加上激进派中的一部分把“有效需求”里加上均田小农等,理论上是可以支持一个“数百万人的工商业社会”的模型,且不崩溃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为人师表(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