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场结束,黄蜂落后尼克斯29分。
比赛到这里,可以说已经没有悬念了。
唯一让人好奇的是黄蜂最后会输几分。
“leader 曾在一场比赛里狂胜对手81分,考虑到场外发生的种种,夏洛特人今晚会很难过。”
许多电视机前凑热闹的达拉斯人骂骂咧咧地切换台。
下半场,尼克斯的战略方向不变,想要持续扩大领先,并借机试验新战术。
除了测试点名战术外,路易还观察到了一些有意思的细节。
像斯托克顿,他对自己被替补的事很不满,但穆罕默德·拉乌夫上半场的首发发挥出色,尼克斯能半场领先黄蜂29分,他作为外线的牵制点,同时也是点名战术的发起者之一,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身为一号位,拉乌夫唯一比斯托克顿出色的地方就是投篮能力。
但如果只是轻描淡写的“投篮能力”四个大字,似乎不足以说明什么。
只有路易知道,拉乌夫的技术特点及其所具有的优越性在这个年代有多么可贵。
斯托克顿不会理解,其他人也不会理解。
但只要拉乌夫保持这个表现,路易的做法迟早会被理解。
拉乌夫换成斯托克顿,尼克斯的进攻肉眼可见地变流畅了。
威尔逊和拉乌夫控球时,尼克斯每个回合所能打的战术非常有限。
这也是路易选择试验点名战术的原因。
因为这个战术的原理很简单,只是对使用者要求高。
斯托克顿受到拉乌夫的刺激,有意增加了自己的投篮。
刚好,他今天的手感很准,因此站在外线也算是一个优秀的空间点,黄蜂不敢忽视他。
这让威尔逊能够继续实施点名战术。
虽然这是威尔逊第一次在比赛里打这个战术,但他发自内心地觉得,这战术是为他量身定制的。
在这个战术体系里,他只需要尽情地持球攻打对手的防守薄弱点,逼对方包夹再传球给空位的队友就行了。
也是在威尔逊尽情地吃点名战术的红利的时候,路易注意到尤因不惜力地无球掩护。
尤其是给威尔逊的掩护,那架势,每一次都是气沉丹田,恨不得让威尔逊的防守人撞死在自己身上。
如果尤因对别人的掩护只上8-9分的心,对威尔逊,就是10分心外加10分力。
而在以前,他给威尔逊的掩护不说做做样子,最多出六七分力,只要达到掩护效果就行了,根本不会像现在这样卖力。
“伊甸园事件”给尼克斯内部造成的影响怎么形容都不为过。
约翰·塞利至今板凳坐穿,除非内线吃紧,否则路易不想在球场上看到他。
因为“伊甸园事件”和威尔逊发生直接冲突的尤因,意识到自己在某些事情上误会了对方之后,虽然心存歉意,但并没有立即改变他的姿态。
直到路易那天在走廊里那段让人心碎的“我们都搞砸了”的话语,才让尤因明白,他伤害的不只是威尔逊,还有路易。
他带着亏欠的心情上场比赛,就像《亮剑》里那个当了汉奸的保卫干事。
尤因围绕威尔逊做的所有事,都给路易一种“我欠他的”暗示。
威尔逊对此是何想法,路易无法获知,他只知道,尼克斯的内外核心的配合回到了90年代以前的状态。
在那个时候,尤因和威尔逊就算有冲突,也仅限于两人的幕后团队。就像jkl和knight,虽然两边的粉丝都巴不得对方暴毙,但不妨碍他们打兄弟lol。
真正让尤因和威尔逊关系恶化的,是前者的小心眼和后者的快速崛起。
1989-90赛季,威尔逊场均26分8篮板66助攻29抢断15盖帽,拿下了那年的双一阵和双vp,由此开启了三连fvp的征程。
昔日的小兄弟居然可以和自己并驾齐驱了?
不对,他要超越我了!
就是这种感觉,让尤因的行事作风变得激进。
他和威尔逊的化学反应也到此为止。
路易看着他们,就像看一对改良过的ok,尤因没有奥尼尔那么富有统治力(死死压着科比),威尔逊少了科比那种“彼可取而代之”的霸王锐意。
路易曾暗暗发誓,如果他的队伍里出现ok桎梏,他会将ok拆开。
事实证明,就算是他也做不到。
尼克斯承受不起失去尤因或者威尔逊的代价。
眼看着这两人的关系要彻底恶化,走向ok式的决裂,无法改变这个结果的路易崩溃地向尤因输出了他积压多年的不满。
没想到,峰回路转,尤因貌似有点变化了?
路易宽慰的心情只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