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515章 辽东大战

第515章 辽东大战(1/2)

    朱慈炯开始朝鲜攻略,崇祯也站在了盛京内城的崇德殿正门前。
    “二十年了。”看着并不算太雄伟的崇德殿正门,崇祯喟然说道,“朕至今还记得即位之初,召袁崇焕于平台奏对。”
    “当袁崇焕说五年即可平辽时,朕心下那个高兴。”
    顿了顿,崇祯又说道:“在当时,朕是真相信袁崇焕能说到做到,真能在五年内平定辽东,彻底的解决建虏之乱。”
    “但是袁崇焕终究没能够平辽,他终究是食言了。”郑芝龙说道,“如今二十年过去,反倒是圣上自己打下了辽东。”
    “欸,郑卿你这话可就说错了。”
    崇祯摆摆手说:“辽东乃是有贞打下的,不是朕。”
    徐应伟连忙说:“臣能得以打下沈阳城,其实并非臣之功,第一仰赖圣上励精图治、厉兵秣马,然后是将士用命。”
    崇祯身为皇帝,却不贪臣之功。
    徐应伟为臣子,却也不肯贪天之功。
    看着崇祯和徐应伟在那里互相谦让,郑芝龙也是心生感慨,这样的君臣真是不多见,两相对比,他是不是太过于在乎功名利禄?
    徐应伟又说道:“更何况,臣也只是打下了沈阳,而没有完全平定辽东,在没有平定科尔沁蒙古诸部之前,辽东仍有反复之虞。”
    “有贞说得对。”崇祯道,“现在就看多尔衮会如何选择了,多尔衮若不肯发兵来救,我们就挥师北上解决科尔沁蒙古,多尔衮若是发兵来救,那我们就在辽东与建奴堂堂正正打一场野战,三十年了,东事也该做个了结。”
    自老奴以七大恨告天起兵,到今年正好是三十年。
    “与建奴野战?”听到这,郑芝龙和徐应伟等都有些错愕,怎么是野战?
    要知道自从浑河血战之后,明军就再没有跟建奴打过野战,松锦大战中,洪承畴率辽东八镇总兵出援锦州,也是走到松山之后又跟建奴打成了防御战。
    之后历次大战,徐州大战,山阳血战以及阎应元守大沽口,都是防御战。
    谷亭镇大战勉强能算野战,但建奴只动用了骑兵,没有动用步兵及炮兵,所以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野战。
    所以无论是郑芝龙还是徐应伟,都没有想过崇祯竟然会选择在这时候在辽东与建奴打一场堂堂正正的野战。
    “对,与建奴野战!”
    崇祯也有着他自己的考虑。
    明清两国之争,不是单纯的军事之争,而是涉及到政治、军事、经济甚至民生的体系之争,面对体系之争,国民信心就尤为重要。
    直到现在为止,大明百姓甚至官员其实都是畏建奴如虎。
    甲申国难之后,虽然也打了不少胜仗,但是包括勤王士子在内,大明几乎所有的官绅百姓都认为,明军也就打防御战能够打胜仗,打野战肯定打不过建奴。
    这点,从郑芝龙刚才的表情就能看出,甚至徐应伟也是信心不足。
    军队的自信比金子都珍贵,全体国民的群体性自信尤其不可或缺。
    所以,必须用铁一般的事实告诉大明的将士,告诉大明的官绅百姓,明军不光可以在防御战当中打败建奴,更加可以在野战中打败建奴。
    眼下的辽东大战,就是树立信心的绝佳时机。
    为此,崇祯甚至于不惜放弃结硬寨、打呆仗的总体性战略。
    郑芝龙却还是有些担心,皱眉问道:“圣上,此时与建奴野战会不会太冒险?”
    崇祯反问道:“那你说什么时候与建奴野战不冒险?若是不出现意外,早则明年晚则后年,大明就一定会大举北伐,那时候肯定避免不了与建奴野战,郑卿你说,是此时先与建奴来一场中等规模的野战好呢,还是等到北伐之时,上来就与建奴决定性野战更好?”
    “那自然是趁现在先与建奴来一场野战为好。”郑芝龙不假思索的说道,“如此也好积累一些野战的经验,那么等明年或者后年北伐之时,也就有了底。”
    “最为重要的还是信心。”崇祯说道,“若是北伐决战时大明将士仍信心不足,那么最终战败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反之,如若我大明将士对北伐胜利充满了信心,那么赢得北伐的可能性也就会极大的提升。”
    这事或许是崇祯想多了,但是为了打赢决战,再谨慎也是不过分。
    其中的道理也非常简单,这次辽东大战大明输得起,但是明年或后年的决战,大明输不起,一旦输掉明后年的决战,不说从此北伐无望,但是拖个十年八年却很有可能,崇祯不想浪费这么多时间,他的时间可是宝贵得很。
    “臣明白了。”徐应伟说道,“此次辽东之战,就是树立信心之战。”
    “对,这就是树立信心之战。”崇祯肃然说道,“就是拿这次辽东大战树典型,昭告全体大明将士,同时也昭告大明所有官绅百姓,明军不仅可以在守城战中击败建奴,也可以在野战中打败建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