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464章 无敌神威大顺炮

第464章 无敌神威大顺炮(1/3)

    “曲阜急递?”多尔衮顿时间脸色微变,洪承畴等也是神情一凝。
    拿匕首划开火漆,再取出书信匆匆看完,多尔衮的那点因为水师即将可以赶到战场的好心情瞬间就烟消云散。
    八旗蒙古被打残了。
    “主子,出了何事?”
    洪承畴小心翼翼的问多尔衮。
    “你们自己看吧。”多尔衮将书信递给洪承畴。
    洪承畴接过书信,范文程和宁完我也是一左一右凑到洪承畴身边。
    三个人快速看完,脸上都是流露出难以置信之色,明显被震惊到。
    侯方域这时从洪承畴手中接过书信,多尔衮见此居然也没有制止,这让旁边侍立的曹尔玉感到十分的不服气。
    因为曹尔玉无奈的发现,他跟侯方域之间的距离正在快速的拉开。
    他曹尔玉仍只是个奴才,可是侯方域却在向洪承畴他们几个进化,正在变得越来越受多尔衮的器重,怎么可以这样?
    “主子,此事非同小可。”侯方域斟字酌句的说道。
    “明军不过区区八千骑,而且还遭受到了我六万大清骑兵之伏击,可最终结果却是明军完胜而我大清骑兵却遭完败!”
    “个中原因若是不弄清楚,”
    “今后恐怕难免会重蹈覆辙。”
    “此言在理。”多尔衮肃然说,“那你们说,我大清兵是因何落败?”
    洪承畴说道:“从奏报上来看,十王之用兵没有任何可以指摘之处,战场的选择也是完全没有问题,毕竟明军也中了埋伏。”
    “然而最终之结果却完全出乎预料。”
    “这其中最大的原因便是明军的那个军阵。”
    “亨九,你是说明军骑兵下马之后所列的那个方形阵?”多尔衮若有所思道,“此阵有何独特之处?竟能帮助明军取得如此令人难以置信之战绩?”
    “主子,主要还是因为自生火铳吧。”侯方域肃然说道。
    “自生火铳?单凭自生火铳似乎不足以阻挡骑兵冲击吧?”
    多尔衮脑子里回想起清顺之间的河套大战,八旗汉军也曾经尝试过用燧发枪来阻挡伪顺骑兵的正面冲锋,但是最终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必须承认,建奴这个渔猎民族的学习能力还是非常强的。
    老奴时代,便完成了对明军偏厢车的学习,进而彷制出了笨重但是更坚固的楯车,这些楯车在老奴抢占辽东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到了黄台吉时代,更是开始彷制红夷大炮并且组建第一支火器部队——乌真超哈。
    这支火器部队在建奴与明朝、察哈尔蒙古以及朝鲜的战争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也正是从黄台吉时代开始,火器开始成为战场主流。
    而多尔衮的学习能力甚至还在奴尔哈赤与黄台吉之上。
    关于这点,只要看他对八旗制度的改革就能看得出来。
    “主子,奴才也是说不清楚,最好还是问问十王的信差。”
    侯方域其实也是弄不清楚其中的诀窍,事实上除了崇祯,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人能弄清楚其中的诀窍,按照另一个时空的历史轨迹,步兵空心方阵至少还需要六十年才会出现,区区侯方域又怎可能知道其中的奥妙?
    但是侯方域的这句话也点醒了多尔衮。
    “噢对。”多尔衮问曹尔玉道,“十王的信差呢?”
    “呃啊?”曹尔玉苦着脸说道,“奴才已经让他回曲阜了。”
    “蠢货,快去追回来!”多尔衮大怒道,“要是追不回来,你也别回来了。”
    “嗻!”曹尔玉吓得脸都白了,赶紧急吼吼的离开中军大帐去追多铎的信差。
    还好,多铎派来的信差因为赶了两天两夜的远路,人和马都累得不行,再加上又是回程所以并没有走远,很快就被追回来。
    “奴才莽图,叩见皇父摄政王。”
    镶白旗红甲喇莽图一甩衣袖,给多尔衮打了个千。
    “免了。”多尔衮一摆手问道,“莽图,十王大军围攻明军时你在场吗?”
    “回皇父摄政王话,奴才当时就在场,而且就在十王身边。”莽图点点头说,“因而从头至尾看了整个战斗过程。”
    “好,那朕有几个问题想问你。”
    多尔衮想了想问道:“当时明军摆出的是一个什么样的阵形?”
    “是一个长方形阵。”莽图不假思索的答道,“长度约两百步,宽约一百步,从里到外总共分三排,每排三千个不到的明军。”
    多尔衮闻言便立刻开始默算起来。
    长为两百步宽为一百步的长方形,周长为六百步。
    每排站三千个明军,也就是一步之内有五个明军。
    “莽图,这不对吧?”多尔衮问,“有这么多明军?”
    “回皇父摄政王话,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