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385章 崇祯的算计

第385章 崇祯的算计(1/2)

    崇祯十九年(1646)九月上旬,崇祯率领五千新军、三千骑兵以及八百夷丁进抵平夷卫以东五里外的新军大营之中,女兵营这次就没有再跟着。
    李香君其实很希望来前线参战,但是崇祯没有答应。
    不必讳言,崇祯骨子里仍旧认为打仗是男人的事情。
    女子参军这个没有问题,但是上阵杀敌就还是算了,这不是歧视,而是女子相比男子在身体上存在难以弥补的差距。
    有人会说,打枪不用太多体力。
    问题是打仗可不只是打枪而已,打完枪后还得冲锋,还得拼刺刀,这些事情女子就没办法跟男人相比。
    总而言之,女兵就留在后方保护一下补给线就行了。
    毕竟汪胡两家商队正沿着黔中官道源源不断的往普安州转运粮食,沿途的各路山匪土贼甚至有些土司都已经盯上这块肥肉。
    汪平山和胡仁之还是过高的估计了沿途的脚夫运力。
    这是因为他们之前从没有转运过这么大数额的货物,所以估算的时候出现了差错,导致粮食转运延期。
    迄今为止,第一批20万石军粮已经转运到普安州。
    但是后续的40万石军粮仍旧还在半道上,从黔东的铜鼓卫直到黔西的普安州一千多里的官道上全都是推着鸡公车的脚夫还有驮着粮食的骡马。
    但是朝廷大军已经到了普安州,不能再随行保护商队。
    所以崇祯就把女兵营给留下来,专门保护汪胡两家商队。
    当然,单凭五千多女兵保护补给线还是有些不保险,所以崇祯把秦良玉的三千白杆兵也一并留在下来,石砫宣抚司已经为大明朝流了太多的血,崇祯实在不忍心让石砫宣抚司再多出一批小寡妇。
    言归正传,崇祯率后军到达时,只见湘鄂西的十万土兵已经沿着滇东的官道两侧扎下了三十多座大营,基本都是一个土司一座大营,泾渭分明。
    在最前方,距离平夷卫不到五里外就是新军的大营。
    崇祯率领八千多后军到达之后,直接住进了新军大营。
    徐应伟、阎应元等几十个领军士子纷纷上前向崇祯见礼。
    “免了。”对于真正的帝党嫡系,崇祯就显得十分的随意。
    “有贞,还有皕亨,这七八日叛军可有主动出城发起攻击?”
    “没有。”徐应伟道,“平夷卫之叛军始终龟缩不出,即便是三天前援军到达之后也仍旧是龟缩不出,而只是不断的加固城防。”
    崇祯道:“来援军了?来了多少援军?”
    “至少有一万人。”阎应元道,“或许更多。”
    崇祯沉吟了片刻,吩咐高起潜:“高伴伴,你去通知冉三娘,让她从施南宣抚司下选派一个土司,立刻向平夷卫发起进攻,你就留在这个土司当监军吧,上阵前告诉所有土兵,打下平夷卫,每个土兵皆赏纹银十两!”
    “老奴领旨。”高起潜兴冲冲去了。
    真是不容易,咱老高终于又当上监军。
    ……
    此时在平夷城内,沙定洲也是很困惑。
    “汤先生。”沙定洲问汤嘉宾道,“官军来到平夷城外都已经七八日了,可连一次试探性的进攻都没有,他们这是在干什么呢?”
    汤嘉宾道:“若是属下没猜错的话,应该是在等待某样武器吧。”
    “等待某样武器?”沙定洲闻言顿时间神情一凛,“红夷大炮?”
    “应该是。”汤嘉宾道,“红夷大炮虽然威力无穷,但是极笨重,而黔中的官道又是崎区难行,因而没办法快速运抵。”
    “不能让官军把红夷大炮运过来!”沙定洲急了。
    “若是让官军把红夷大炮运过来,那我们肯定是守不住平夷城。”
    “总府不用担心。”汤嘉宾安慰道,“溪乌石洞司、教化司还有古木司的土兵都已经从亦左翻山越岭迂回过去,不日即可向黔中官道发起袭扰,所以官军的红夷大炮肯定到不了平夷城了,至少短时间内是绝对不可能运到。”
    听到这话,沙定洲才稍稍的松了口气。
    因为红夷大炮的杀伤力他是见识过的。
    昆明城的城头上就有十几尊红夷大炮。
    只可惜这些红夷大炮实在太过于笨重,不然的话,他肯定会把这十几尊红夷大炮拆下来并运来平夷城,这样的话守住平夷城的把握就会大增。
    正思忖间,耳畔忽然听到了隐隐约约的牛角号声。
    随即部将李日芳急匆匆进来,禀报道:“总府,官军要攻城了!”
    “官军终于是按捺不住了吗?”沙定洲脸色勐然一沉,起身说,“走,看看去。”
    片刻功夫,沙定洲便在汤嘉宾、李日芳等人的簇拥下来到平夷城的东门城楼上,只见东门外已经出现了黑压压的大明官军,少说也有三千人。
    “是土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