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375章 大战爆发

第375章 大战爆发(1/2)

    李蛟正道:“如此便再无问题。”
    崇祯盯着李蛟正开始陷入沉思,心说要不要给他个机会?
    李蛟正却误以为崇祯是在为银子的事而犯愁,当即说道:“圣上,其实兴修湖堤与江堤就是前期的投入巨大,可是一旦湖堤与江堤修成,前期投入的巨额支出便可以通过卖出湖田以及江田来进行抵支,抵支之后甚至还能有盈余。”
    “湖田以及江田?”崇祯闻言眼睛一下亮起来。
    崇祯这才想起来,潘季驯治黄河时也有卖圩田。
    “圣上你看那边。”李蛟正伸手一指不远处的一大片滩地,说道,“这片滩地少说也有上万亩之多,然而因为太过靠近湖边,以致渗水严重成了淤泥滩,而且每到汛期便会被上涨的湖水淹没,因而根本无法正常耕种。”
    “但如果湖堤修成,这一片稍加整治便是良田。”
    说此一顿,又说道:“似这样的滩涂地在洞庭湖边何止百处?是以湖堤修好之后,至少一百万亩良田唾手可得。”
    崇祯闻言便不禁有些感慨。
    这就是能吏与庸官的区别,庸官只会抽一鞭往前走一步,但是能吏却可以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不仅能把工作尽量做好,而且还能想方设法减支增收。
    “好,朕记住你说的话了。”崇祯欣然道,“回去听信吧。”
    打发走李蛟正和一众属官,崇祯当即写了一封信,并安排专人送往南京交给内阁。
    当然,崇祯仅只是“建议”,建议内阁让岳州知府李蛟正兼右佥都御史并治水御史,专事负责湖广境内所有水利工程。
    同时还给马鸣騄写了一封信。
    让马鸣騄筹建水利粮食银号,筹银共计二千万两。
    这两千万两银子需专款专用,只用于湖广的水利。
    然而兴修水利工程是不会直接产生利润的,如果没有好处,江南的缙绅商贾肯定不可能认筹出资,所以得与湖广一省的粮食买卖挂钩。
    换句话说,今后湖广的粮食就将由水利粮食银号统购铳销。
    这样一来,水利粮食银号就变得有利可图,就会有人认筹。
    而且由水利粮食银号来对湖广的粮食进行统购统销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防止黑心粮商恶意压低粮价,总之资本家是没有底线可言的,必须得防一手。
    而事实上,崇祯现在的布局其实已经在向着这个方向落子。
    比如说工商实业银号,就是内务府用来控制工商业的有力抓手。
    比如说航运造船银号,就是内务府用来控制船舶航运业的有力抓手。
    又比如说水利粮食银号,就是内务府用来控制全国粮食购销的有力抓手。
    至于李蛟正修好湖堤以及江堤之后多出来的数百万亩湖田、江田,这些可是一等一的良田,就专门用来安顿武昌的镇兵。
    武昌镇台将成为崇祯着力打造的示范工程。
    广西、湘西、云桂川的土司,能否顺利的改土归流就看武昌镇台。
    崇祯现在对于金融工具的利用真是越来越熟练了,一两银子不花,空手套白狼就能从江南缙绅的口袋里套到两千万银子,专门用于修建湖广境内的水利工程。
    做完了兴修水利的大事之后,湖广大粮仓的整治工作也基本上完成。
    崇祯相信,至少在大明的人口还没有迎来爆炸式的增长之前,应该是不会再发生粮食危机了,毕竟除了湖广粮仓,徐州、归德还有开封府那边今年也要开始大规模的种植甘薯、包谷以及马铃薯,所以粮食危机是不可能再爆发。
    无农不稳,粮食安全有了保障之后,大明就至少不会再暴乱。
    大明境内一旦安定了,老百姓就只会想着过安生日子,这时候就可以集中举国之力对建奴发动北伐了。
    ……
    三月中旬,崇祯返回到武昌。
    这个时候,27万新军已经开到武昌并且在汉阳府、武昌府及黄州府分别驻扎下来,继续艰苦的训练。
    其中有2万新军驻扎在龟山北麓刚建成的冶铁工场。
    刚回武昌,崇祯就听到了一个好消息,说是汉阳冶铁工场的第一个炼铁炉已经建成,三天前就炼出了第一炉铁水。
    崇祯大喜,正要过江前去汉阳府看看,却收到了左懋第从西安送来的密信。
    拆信一看,建奴居然抢在开春之前向归化发起了突袭,这下打了伪顺一个措手不及,因为伪顺跟喀尔喀、察哈尔以及准噶尔诸部、约定好的聚兵时间是在今年的秋天,结果建奴抢在开春前就动手。
    多尔衮据说征发了二十多万大军,将归化城团团围住。
    驻守归化的李岩组织了几次反击,但是都被建奴击败。
    左懋第在密信里专门提了建奴的火器部队,说是建奴发明了一种自生火铳,比之前的火绳枪更加的便捷,杀伤力似乎也更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