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361章 新式装备

第361章 新式装备(1/2)

    金川门内,军营校场。
    姥东总正在日常训练。
    去年年底,崇祯对募兵的编制做了一些修改。
    最小的编制伍被撤销,什变成了最小的编制,一个什包括什长在内共10人。
    一个队仍旧辖三个什,连同队长共计30人,队长由三个什长中的一个兼任。
    一个哨仍旧辖三个队,连同哨总以及号鼓手共计90人,哨长由其中一个队长兼任,号鼓手由其中四名士兵兼任。
    也就是说没有专设的军官。
    这是为了给将来的士子留位置。
    一个总由原先的下辖五个哨改为下辖三个哨,连同把总271人,把总不再由三个哨长中的一个兼任,而是由勤王士子专任。
    等以后士子数量上来,哨长也有将会改由勤王士子专任。
    进入到火器时代之后,尤其是在燧发枪时代,军官队伍的数量及质量将直接决定一支军队的战斗力。
    总上面是营,一营下辖五个总,约1350人。
    崇祯又在营与镇中间增加了一个旅的编制,一旅下辖三个营,约4050人。
    最后就是镇,一镇下辖三个旅,一个镇不可能全部都是战兵,必然要配备相当数量的辅助兵种,比如车营以及骑兵之类的。
    所以一个镇的总人数大约在15000人左右。
    这就跟后世的师、旅、团级建制十分相近。
    “向左看齐,向前看,全都有,齐步……走!”
    徐应伟等勤王士子的口令都是从崇祯那学的,所以学的都是后世的口令,只不过说的是姥东方言,只有姥东子弟才能听懂。
    换其他总的募兵来听,基本就跟听天书似的。
    所以,军队才会格外强调号令,而不是听从主官的言语命令。
    因为听从主官的言语命令的话,换一个外地士子来指挥作战,直接就捉瞎了。
    但是换成由旗鼓号令指挥作战就没这个问题,反正战鼓响起就往前推进,冲锋号响起就全速冲锋,集结号响起就果断后撤!
    至于放铳什么的也看主官手势。
    “立,定!”徐应伟将队伍喝停,正要进行下一步训练之时,身后忽然响起一个爽朗的笑声,“徐疯子!”
    徐应伟大怒,这人谁呀?竟然敢叫我的绰号。
    急回头看时,却看到朱舜水提着襕衫下摆健步如飞的走过来。
    校场上因为有士兵训练,积雪都被踩得稀碎,就成了烂泥塘,朱舜水舍不得刚下发的内务府官服,就把下摆提起来。
    顺便说一句,内务府已经统一了官员的服饰。
    官服分三档,第一档是绯袍,对应的是三品以上的朝廷大员,第二档是青袍,对应的是七品以上的朝官,第三档是白袍,对应八品九品。
    无论是绯袍、青袍还是白袍,都有蟒纹刺绣,但是没有补子。
    目前内务府中穿绯袍的还只有马鸣騄一个人,其余内务府官员以及勤王士子,穿的都是青袍蟒服,白袍蟒服则是国子监学生的专用服饰。
    因为是新发的青袍蟒服,所以朱舜水很爱惜。
    但是徐应伟就没那么多讲究,领了蟒服不到两天就沾满泥巴。
    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徐应伟是武官,每天都得训练,有的时候还得摔泥塘,怎么可能保持整洁?
    所以看到朱舜水身上干净整齐的蟒服,徐应伟心里就很不爽。
    “全体都有,踏步,走!”徐应伟大喝了一声,一脚重重踩下,正好踩在一泥塘里,当即溅起一片泥水,向着朱舜水飞溅了过去。
    朱舜水措不及防顿时被溅了正着,当即就急了。
    “欸欸欸,我说徐疯子,你这是纯心的,是吧?”朱舜水气道。
    “我就是故意的,怎么着吧。”徐应伟大笑起来,其实两人私下里的关系很好,毕竟都是士子营出来的死党。
    “好你个徐疯子,给我等着。”朱舜水怒骂一句,也跟着笑起来。
    对揖之后,朱舜水又道:“你们姥东总的装备到了,过去领一下。”
    “这么快就到了?”徐应伟闻言大喜,当即回头喝道,“立,定,全都有,向后转,目标军营辕门,跑步走!”
    一边跑,徐应伟一边问:“来了多少个总的装备?”
    “十个。”朱舜水一边说,一边跟着徐应伟往外跑,反正蟒服已经弄脏了,也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
    “怎么只有十个?”徐应伟闻言一愣。
    “你以为呢?”朱舜水没好气的说道,“大明兵工厂总共就只给了这么些,我们辎重科也变不出来更多。”
    顺便说一句,朱舜水现在是内务府辎重科都给事中。
    朱舜水这个辎重科都给事中的职权可不是一般的大。
    不光是内务府本身的后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