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353章 国子监试

第353章 国子监试(1/3)

    没过几天,南京城又迎来了第三件大事。
    万众瞩目的国子监考试,终于要开考了。
    这三个月来,从全国各地陆陆续续赶来南京的赶考生员足足有五万多人,把偌大的魏国公府、怀远侯府、灵壁侯府以及安远侯府都住得满满当当,真是儒冠满京华,三年一次的南京乡试也没有这等盛景。
    先是27万募兵到了南京。
    接着是5万多士子参加国子监试。
    这一文一武,成了南京城的谈资。
    这天一大早,汪韬就来到钞库街的牛记云吞铺前坐下。
    「汪员外来了?」牛记的伙计立刻迎下来,笑着问道,「还是老规矩,两副烧饼,再加两碗云吞?」
    「对,老规矩。」汪韬笑着点点头。
    「得嘞,一号桌汪员外,两副烧饼加两碗云吞。」
    不一会,焦黄酥脆的两副烧饼还有热腾腾的两碗云吞端上来,这时候,汪韬的老朋友孙廷兰也到了。
    「孙翁。」汪韬赶紧起身招呼。
    「汪公。」孙廷兰也是长揖见礼。
    见过礼,两人一边吃早餐一边闲聊。
    这几个月甚至这半年多,两人都是这生活节奏。
    尤其孙廷兰,已经彻底将家里的布帛铺盘出去,不再从事实体的营生,专门开始研究市易所的债券买卖。
    汪韬就是跟着孙廷兰混。
    靠着孙廷兰的独到眼光,汪韬已经抹平了损失。
    但是孙廷兰的身家也已经追了上来,现在两人的身家差不多,都是十万两左右,这其实已经算是富豪了。
    汪韬小声问道:「孙翁,今天是最后一个交易日了,过了今天,明天开始皇家市易所和户部市易所都要歇业盘账了,所以你说,在关门歇业前会不会来一波大涨?」
    「不只你一个人这么想,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孙廷兰笑道,「所以,今天的债券价格肯定会有一波大张。」
    汪韬当即说道:「这样的话,待会市易所开门之后我们得快些,抢在价格还没有上涨之前先买进,然后到关门之前卖出,就能够稳赚一波。」
    孙廷兰却笑道:「汪公,我劝你还是不要买进了,赶紧趁这机会出货,将手头的债券全部都出清,然后轻轻松松过大年。」
    「这又是为何?」汪韬一脸懵。
    「直觉。」孙廷兰笑着道,「信不信由你。」
    「我信。」汪韬不假思索的说道,「待会两市一开我就全部抛出。」
    两人说话之间,一队身穿襕衫的士子通过来燕桥,前往上方桥南上方门北的大校场参加国子监的招生考试。
    隐约可以听到考生言语。
    大多是问某兄你准备得如何了?
    同伴则自信满满的说今科必中。
    问话的则又说,小弟这次恐怕是要惨了。
    看着结伴走过的士子,汪韬羡慕的说道:「真是羡慕这些士子,他们真是赶上了一个难得的好时候,搁我年轻时,哪有这样的机会?」
    「是啊。」孙廷兰对此也是深有感触,因为他其实也是秀才出身。
    当年他来南京参加乡试的时候,一万多秀才才只录取几十个举人,而且隔三年才有一次乡试的机会。
    可现在,国子监一次就要招生1500人,而且每年都要招1500人。
    虽说参加国子监考试的生员有五万多人,但是中式的机会仍旧远超他们那个时候。
    而更让他们两个羡慕的是,在国子监读完三年毕业就能进内务府,虽然不算是科举出身的朝廷命官,但是论权势和地位却完全不在进士出
    身的普通官员之下,举人就更加无法跟内务府出身的士子比。
    关于这,只要看那些勤王士子就知道了。
    勤王士子是真的能横着走,连内阁辅弼都得退避三舍。
    这可真的是应了一句老话,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不能比啊。
    看着这些士子的背影,孙廷兰幽幽说道:「也不知道这次考试的考题是什么?」
    「考题据说要到考试现场才会最终揭晓,而且还是圣上亲自出题。」旁边一桌的一个缙绅忽然插话进来说,「而且,据说就只考一场。」
    「就只考一场?」汪韬愕然道,「只考四书?」
    「是的,只考一场四书。」那缙绅道,「而且时间也只有一个上午!」
    「只半天时间?」孙廷兰神情一凛道,「虽说只考一场,可半天时间也太短了,对于那些脑子不太好使的考生而言,破题都够呛。」
    汪韬也默念道,但愿他们好运。
    ……
    考试时间其实并不是一个上午。
    准确说,只有两个时辰的时间。
    卯正开始考试,午正准时收卷,正好两个时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