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221章 兵临城下

第221章 兵临城下(1/3)

    “急什么?”多铎道,“就算要搏,也要搏个大的。”
    “就是,你着急个啥?”何洛会也鄙夷的道,“清河到山阳也就几十里地,放着山阳这块肥肉不吃,非要啃清河这块硬骨头,是不是傻?”
    对于多铎特意带上镶蓝旗的用意,何洛会心知肚明。
    说白了,就是拿镶蓝旗充当炮灰,专门用来啃硬骨头的。
    虽说济尔哈朗这头老狐狸很识相,八王议政时很少公然跟皇父摄政王做对,但是政敌终究还是政敌,镶蓝旗该削弱还得削弱。
    “何洛会,你说什么呢。”屯齐皱眉道。
    就算你主子都不敢这般对我,何况你这奴才?
    “怎么,难道我有说错吗?”何洛会丝毫不把屯齐放眼里,“就连盛京的狗子都知道挑有肉的骨头啃,你连狗子都不如。”
    “何洛会你这是找死!”屯齐勃然大怒。
    “行了,好处没捞着,你们两个倒先吵起来了。”多铎瞪了何洛会两人一眼,又道,“传令下去,大军绕过清河县,直接去淮安府城!”
    多铎的将令很快下达,两白旗和镶蓝旗的八旗兵及各自的包衣奴才,便从清河县城的南侧绕城而过,直奔七十里外的山阳而去。
    换平时,从清河到山阳还得坐船过河。
    可现在八旗兵却可以直接骑着马过黄河。
    顶多就是在马蹄上包裹麻布做些防滑措施。
    ……
    山阳城的地形有点特殊。
    因为运河从城中间穿过,将整座城池分割成了东西两城。
    其中东城面积大些,占了面积的四分之三,西城面积小些,只占四分之一,但是东西两城都有独立的城墙城门。
    其中的西城只有东西两门,东城则有四门。
    其中西城的东门和东城的西门是正对着的。
    两座城门中间,有横跨运河的闸桥相连接。
    城市功能方面,东城是商业区以及平民区,运河码头就设在靠边东城这边。
    西城则是军事、行政区及富人区,除了山阳县衙设在东城外,淮安府衙、河漕总督衙门还有内务府山阳仓都在西城。
    淮安缙绅也大多住在西城。
    山阳城的城墙高度,原本只有不到四丈高,东城的西城墙和西城的东城墙,也就是运河两边的城墙更只有三丈。
    据说是因为当年筑城时,准备让运河改道。
    运河一旦改道的话,两城就能合并为一城,中间的城墙也就没有必要存在,就没有修成跟其他段城墙一般规格。
    但是后来运河改道的事不了了之。
    运河两边的城墙同样没有再增高,而是一直保留了下来。
    阎应元到山阳之后,带着乡勇在训练之余不断加高并且加厚城墙,但也只针对其他段城墙,运河两边的城墙仍旧只有三丈高。
    但是其他段城墙已经增加到六丈。
    以前的官员不把这两段城墙加高,是因为没有钱粮,但是阎应元显然不是,这两段低矮的城墙就是阎应元故意留下给建奴的。
    这是阎应元留给建奴的一颗毒饵。
    冒襄这会带着乡勇正在拆除码头上的泊位。
    因为这些泊位是木料搭建,拆走这些木料不仅可以用于守城作战,而且还能防止被建奴拆了拿去打造攻城器械。
    除了泊位上的木料,城外的民房也被拆光。
    还有山阳城方圆几十里的树木也砍伐殆尽,砍下的树木全部运回山阳城,用来打造滚木等各种器械,用于守城。
    冒襄就没打算给建奴留下任何可用的木料。
    现在山阳城的城墙高度足足有六丈,不打造专门的攻城器械,单凭楯车自带的两三丈高的云梯已经没有什么用。
    所以如果没有木料,建奴攻城就会很麻烦。
    冒襄带人拆除码头,阎应元那边也没闲着。
    阎应元带着几十个乡勇正在东西两城中间的运河冰面上凿冰。
    除了有乡勇在凿冰,还有乡勇将一桶桶的火药从西城运过来。
    按着阎应元的要求,乡勇在运河冰面上凿出了数百个冰窟窿,但不凿穿,每个窟窿中都放进去十斤左右的火药。
    每个冰窟窿还挖了一条冰槽,又在每条冰槽中预先埋入引线。
    这些引线专门用油纸包裹住,在引线上面填回冰屑再少量浇水重新冰封住,这样从外观上就看不出有任何异常。
    所有引线汇聚集到西城东门。
    正忙呢,淮安知府范中杰行色匆匆过来。
    “皕亨,辟疆贤弟。”范中杰长长的一揖。
    阎应元和冒襄暂时还没官身,仅只是生员,但是范中杰却不敢有丝毫怠慢,因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勤王士子前途无量。
    圣上已经是摆明了要重用勤王士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