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170章 屠龙士子终成恶龙?

第170章 屠龙士子终成恶龙?(1/3)

    听完胡国柱的报告,崇祯真不知道是应该高兴呢,还是应该感到沮丧?
    他穿越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努力做了许多件事情,就连讨虏诏都发布,还给李自成留下了李岩这员能打的大将,居然还是没能改变历史进程?
    多铎的这一路大军,居然还是被吸引去了怀庆府?
    然后等打完怀庆府,多铎是不是就会继续西进潼关?
    然后李自成就被迫带着原本已经北上的大军南下潼关。
    再然后在潼关被多铎打败,李自成穷急之下流寇本性发作,不等李岩、高一功的军队南下汇合就直接放弃西安及关中?
    然后流贼再次一路流窜到湖北?
    想到这,崇祯忍不住以手扶额。
    崇祯忽然很想知道,李自成得知这个消息时会是什么反应?
    是对晋南、豫西的大顺军余部的英勇表现表示赞赏呢?又或者被袁宗第、刘永福他们的擅自行动气得暴跳如雷?
    ……
    李自成现在并不知道这个消息。
    因为袁宗第、陈永福从豫西还有晋南向怀庆府发起的反攻,只是一次自发的行动,就是说并未征得李自成同意。
    从这就又能看出大顺军的隐忧。
    大顺军的这些独镇一方的高级将领太随性。
    又或者换一种说法,就是大顺军的这些“军区司令”享有的权力太大,居然可以未经中央批准就直接发动战争。
    现在再来说说陈永福和袁宗第。
    李自成途经山西时,留下陈永福守卫太原。
    陈永福虽然是降将,但对李自成十分忠诚,觉罗巴哈纳围攻太原数月,不得寸进,不得已只能够向多尔衮求援。
    多尔衮派了叶臣率军前来助战。
    李自成也让李岩出兵救援太原。
    但是李岩并没有直接增援太原,而是采取了围魏救赵的战术,绕过太原进攻大同,大同镇总兵姜瓖被打得大败,困守愁城。
    多尔衮闻讯急令巴哈纳北上增援。
    李岩又在中途设伏,一举困住巴哈纳。
    只可惜,关键时刻石廷柱率八旗汉军赶到。
    李岩因为粮草不继,之前被打得大败溃逃的唐通又卷土重来,后路有被断的风险,出于安全的考虑,李岩最终撤兵返回了绥德州。
    李岩这一撤,太原也就不可能再守住。
    陈永福也果断弃城,率残部退守晋南山区。
    说完陈永福,再来说说袁宗第,他是河南方向的大顺军主帅。
    但是之前建奴大举追击时,除了派主力部队向固关方向追杀李自成的大顺军主力,还有一支偏师往南杀入河南。
    面对祖可法金玉和高第等,袁宗第所部连战连败,接连丢掉了彰德府、卫辉府以及怀庆府,汝宁府、南阳府、开封府、归德府的土贼还有明朝降军也是纷纷复叛,这种情况下袁宗第的残部根本顶不住,所以只能退守豫西山区。
    陈永福和袁宗第的残部已经在晋南豫西山区坚守三四个月。
    这次向怀庆府发动反攻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筹粮。
    因为晋南和豫西地区都是山区,地方狭窄百姓也贫瘠不堪,筹粮困难。
    关中地区之前几年又连遭大灾,就连李自成的主力部队都面临着军粮短缺的困境,所以袁宗第和陈永福就没有向关中求援。
    内无粮草,外无援助,袁宗第和陈永福就只能够向外筹粮,要不然两人麾下的几万军队很难熬过这个寒冷的冬天。
    向外筹粮,无非就是两个方向。
    一是大明,二是清廷,大顺现在跟大明已经是结成了同盟,自然是不能轻启战端,山西又是地瘠人贫,无粮可征,所以只能向怀庆府、卫辉府这一方向发起反攻,争取从清廷的手里弄一些粮食,顺便还能洗刷前耻。
    真的,袁宗第和陈永福只是想筹集点粮食,真的没有想到会把多铎的大军引过来,进而给大顺朝廷带来灭顶之灾。
    如果事先知道这一点,两人估计宁可饿死也不会选择出兵。
    遗憾的是,这个时代没有无孔不入的间谍,更没有无线电,所以袁宗第和陈永福根本不知道多铎的六万大军恰好走到德州。
    袁宗第和陈永福联手,先把清廷的怀庆总兵金玉和给灭了,又在怀庆府洗劫一波,但没抢到多少粮食,于是又接着往东打进了卫辉府。
    这会,袁陈两人的三万军队正勐攻新乡县。
    祖可法的三千降军死守新乡县,危如累卵。
    然而此时,西安的李自成并不知道发生在卫辉府的这一切。
    倒是镇守陕北的李岩给西安发来一封急递,向李自成报告了阿济格率领建奴主力,会同明军降将姜瓖、王大业借道土默特蒙古再向南转攻陕北的军情。
    李岩的情报工作还是很给力的,不光探听出了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