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160章 人心向背

第160章 人心向背(1/3)

    北京,皇父摄政王府。
    多铎、阿济格两兄弟,还有谭泰、拜音图、何洛会、艾席礼等八旗满洲的八固山额真都已经到齐。
    包衣奴才和汉臣却是一个也不见。
    甚至连宁完我、范文程以及洪承畴这三个铁杆汉奸也不在。
    从这,就能看出建奴真正的核心决策层从来就不包括汉人。
    在建奴的权力架构中,像宁完我、范文程和洪承畴这样的汉臣就只有参议权,其实就相当于幕僚,另外像石廷柱、李国翰这样的八旗汉军的各个固山额真就只有执行权,八旗满洲的固山额真让他们干什么就得干什么。
    八旗汉军说白了其实就是仆从军。
    而且还是二等仆从军,一等仆从军是八旗蒙古。
    总之,让汉臣参与决策是绝对不可能让汉臣参与决策的。
    “明天上午就要出兵,本王就只叮嘱你们一句话,你们都要听仔细了。”
    多尔衮阴蛰的目光从多铎等人脸上掠过,又说道:“对汉族官绅士人一定要礼遇,尤其是那些有名望的官员缙绅,一定要尽量劝降,你们办不到也尽量不要杀人,可以派兵把他们押送北京,本王亲自劝降。”
    关于礼遇汉族官绅这个,不光是皇太极,多尔衮也已经尝到其中甜头。
    皇太极招降的是洪承畴、祖大寿,还有尚可喜等三顺王,此举直接让八旗军的实力上了一个台阶,从此明军就守城都守不住。
    多尔衮招降的则是平西王吴三桂。
    吴三桂的归降,使得满清轻松入主北京。
    所谓食髓知味,多尔衮已经招降上瘾了。
    阿济格则有些不以为然:“老十四,有这个必要吗?”
    多尔衮脸色瞬间板下来,心说老十二真是越发不知进退了,居然当着八旗满洲的八个固山额真面削我的脸,真以为我就不敢动你吗?
    等打完这一仗,非得寻个借口削了你的爵位不可。
    心里这样想着,多尔衮脸上却不动声色:“有必要,大清国能有今天,我八旗勇士的浴血奋战以及在座诸位的赫赫战功固然是主因,但是与宁完我、范文程还有洪承畴等汉臣的鼎力辅左也是分不开,尤其三顺王的火器部队,更是居功至伟。”
    阿济格这才闭上嘴巴,因为汉臣的功劳,谁也不能够否认。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当年要不是皇太极改了老汗的策略,从仇视屠杀汉人,转而开始亲善并且重用汉人,恐怕就没有今天的大清。
    多尔衮又说道:“说到三顺王,本王就还得多叮嘱你们一句,进军途中遇到有明军将领或者伪顺将领归降,就要格外礼遇,爵位方面只要不超过伯爵你们可以临机处置,但是侯爵与王爵必须发急递请示过本王才行。”
    言下之意,就是伯爵以下你们随便封赏。
    但是侯爵、王爵就只有多尔衮有资格封。
    这个就厉害了,不得不说多尔衮此举是真有气魄。
    这方面多尔衮的表现真是秒杀大明朝的历代皇帝。
    大明朝的皇帝,包括朱元章和朱棣父子,封爵都是抠抠索索。
    在另一个时空,多尔衮这一手也确实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南明的高级将领诸如李成栋、金声桓、刘良左及刘泽清等之所以纷纷叛明降清,就跟多尔衮的这一手有关,因为这些高级将领发现投降清朝不光能保命,还能够晋爵一级!
    ……
    在徐州。
    金铉说:“圣上,臣不久前获得可靠消息,建奴伪帝顺治已经率领八旗贵族及臣民奴仆数十万人迁居到京师!”
    “并且祭礼天地,举行了盛大的登极仪式。”
    “不出意外的话,本月建奴就会大举兴兵。”
    说到这停顿了下,金铉又说道:“值此关口,对归德府、开封府乃至其他各府缙绅的追责是否暂缓?以免使暗中勾连建奴。”
    “不必。”崇祯略一思忖后说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且由他们去。”
    事实上,此时暂缓追责河南缙绅已经没卵用,因为已经有归德府的缙绅遭到追责,消息也已经传开,此时讨好河南缙绅已经没任何作用。
    说白了,打从崇祯要夺他们土地的那一刻起,双方就已经是生死大仇。
    也是从崇祯下定决心要追责河南缙绅乃至于整个北方缙绅的那一刻起,大明朝与北方缙绅之间就再没有一丝一毫的转圜余地。
    这也是当初堵胤锡极力反对的主要原因。
    因为这个干系实在太大,后果也是难以预测。
    只可惜开弓没有回头箭,这一箭既然射出去,也就没有必要患得患失,无论有什么样的后果,现在也只能默默承受。
    ……
    “呯!”
    侯方域将酒盅重重顿于桌上,黑着脸说:“辟疆兄,这个朝廷真是太黑暗了,像我侯家这样的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