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还没开始,贵族们就激烈反应。四叔菲利普直接造反,打了过来。巴黎人一直不喜欢国王,根本不想抵抗,当即开城投降,王室仓皇逃亡南边的奥尔良。
朱允炆等人当时也在城里,不过他的跑路技术一直不差,而且已经有了充足的经验了。
之前,他就发现,市民们对国王似乎很不满,这城里看起来也不太安全,因此提前做了准备。
动乱发生时,朱允炆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教士行头,打扮成修道士。夜里,他放了把火,把街上的粪堆点了,然后果断趁乱跑路。勃艮第人在城里四下搜索,到最后也没能抓住他。
公主此时已有身孕,正在城外一处庄园里休息,朱允炆来到这里,与公主和几个亲信会和。此时去奥尔良的道路,已经被勃艮第军队封锁,仓促间,众人只能见缝插针,绕过巡逻队和乱兵,逃往神罗方向。
在一个叫栋雷米的亲法村庄,一行人得到了村民的帮助,得以隐藏下来,暂时修整。公主在这里产下了一个女婴,朱允炆给她起名叫朱佑真。
几个月后,前线渐渐安定,朱允炆准备南下去奥尔良,找流落的王室汇合。齐泰劝阻他,认为这个时候如果主动去找,反而会被王室当替罪羊,甚至落得晁错的下场。
朱允炆有些犹豫,一行人商量了下,决定分头行动。朱允炆临时册封朱佑真为贞德郡主,拜齐泰为少傅,留下来照顾小孩;以黄子澄为使者,持符信,绕道神罗,出使大都,寻求支援;公主随自己一同南下。
之后,朱允炆带着公主,找村民借了辆驴车,摆驾巡幸奥尔良。
到达奥尔良之后没多久,果然如同齐泰预料,朱允炆和王室几个主要贵族闹翻了。奥尔良公爵指责朱允炆是罪魁祸首,把他关押起来。
然而,勃艮第公爵根本没把朱允炆当回事,也不满足于现在的战果,拒绝为了朱允炆就对王室让步。不久之后,勃艮第人派来的刺客刺杀了奥尔良公爵,朝中一片大乱。
朱允炆趁机劝说狱卒,向他们许诺,等自己翻身之后,大家都有大官人做。狱卒们还没见过这种拉拢方式,被他吹得晕头转向。狱吏见上头现在没人管,就偷偷把他放走了。
作为奥尔良公爵的岳父,阿玛尼亚克伯爵被推举出来,恢复秩序。忙了一圈,安抚了众人之后,他才发现,朱允炆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跑了。
伯爵算了下时间,怀疑朱允炆与刺杀案和之后一系列乱局有关,赶紧派人四处搜捕。然而朱允炆早已跑得没影,追捕人员甚至在城外小镇的旅社,发现了他留在墙上的诗,嘲讽法国贵族愚蠢自大,目无君上,表示自己一定要打回来,教训他们。
宫廷贵族们陷入分裂,一些人气得要死,非要抓住朱允炆不可。另一些则分不清他是吹的还是真的,认为现在敌人已经太多,追责他也毫无用处,奥尔良那个蠢货完全是为了推卸责任才去得罪他。
阿玛尼亚克伯爵只能去逼问公主,要求她宣布朱允炆是假教徒,让教会裁定婚姻无效,还试图从她那里,获知孩子的下落。
公主同意中止婚姻,但始终坚持说,她自己也不知道孩子在哪。因为朱允炆是个很警觉的人,大家也见识过这人多能跑。他肯定早就把孩子转移走了。
趁他们犹豫的时候,公主偷偷派亲信仆人,去栋雷米村,让齐泰赶紧带孩子跑。为了防止他不听自己的警告,还让仆人带上朱允炆匆忙逃跑时忘下的印信,命令他看到之后立刻转移。
但王室和贵族们也不傻,她的一举一动,早就被监视了。这个孩子同样有继承权,会给其他势力干涉的理由,因此,阿玛尼亚克伯爵和王后已经商定,无论如何要先控制住,免得再生波折。
目的地在神罗边境,还得经过几处勃艮第控制区,没法派王家军队直接去捉拿,因此,伯爵派了一队佣兵,冒充成土匪,去抓人。
当然,这个时候,佣兵和土匪其实也没什么差别,所以只要不带王室旗帜就行,其他人也区分不出来。佣兵们跟踪仆人,发现他确实在往那个村子走,于是一路尾行。
跟到栋雷米村附近,佣兵们认为目标的情况已经确凿无疑,准备开始行动。他们展开队形,沿着道路向村子前进。
村子旁有一条小河,佣兵们准备在此渡河,进入村里抓人,想到还能趁势多发一笔财,众人十分兴奋。然而河上的小桥桥头,却突兀地站了个披着斗篷的人。
这荒郊野外,半夜三更,想想也知道,不会有什么普通人,莫名其妙地孤身跑这儿站着。佣兵队长警惕起来,大声质问她是什么人,在这儿干什么。同时打手势,让几个亲信老兵,去周围看看,有没有人埋伏。
那人摘下兜帽,露出一头金色短发,原来还是个女性。她说,自己叫让娜,师从埃及古墓派。从南方回家探亲路上,恰好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