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还是选择站出来,在民众最需要我的时候,选择回应民众的期许,我明知道面前是一条死路,但为了民众我毅然接任东京市长职务】
【我无惧死亡威胁,我无惧前途艰险,我无惧困难重重,我只需要民众能够安身立命,我只祈求东京能祥和安泰,我愿奉献全部换取明天的太阳】
【至此,我已联合枡山汽车公司、铃木财阀等东京重头企业,为民众的后续生活提供便捷,同时协调警视厅部门,将会在最短时间内,抓捕破坏东京的恐怖团伙】
【本次抓捕工作,将会由市长我统领全局,同时就东京的未来建设,与各大财团之间进行资源协调,也将由我全权负责,东都政府办公厅的热线咨询将会二十四小时开通,我们同样愿意全力解决民众的生活问题】
————以上是关于新闻的重点内容。
全篇内容饱满,没有丝毫纰漏,并且将他此刻最大的劣势转化为优势。
在没有这次会议前,大冈家主是极度危险的。
出现重大的问题,肯定需要人解决,若是解决不妥善,激起民愤,就需要牺牲掉部分人换取民愤的消除,而被牺牲掉的那人只可能是此时委任东京市长的大冈家主。
西红柿
‘东京市长自感愧对民众,走进地铁铁道,于xx时间死亡’这类新闻,会出现在第二天的头条中。
出现死人的情况,就像是给民众一份交代,双方获得妥协,民众的问题没有解决,却又不会再深究。
对于大冈家主而言,这是死局,做得好没有利益,做的差就会身死。
但,随着这篇报道出现,本是困住大冈家主的死局,却变成给予他最大利益的活局。
首先,他坦然强调,这个时候没有人愿意挺身而出,谁若是挺身而出,最后都会是悲惨局面,失去政途,甚至是牺牲生命。
再后,他表示愿意主动担当这份责任,不是为了市长的权利,而是为了民众的利益,明知会牺牲自己的未来,却毅然在最危难之际接任东京市长职务。
这是一步活棋。
将‘最悲惨的结局’讲清楚,再‘毅然’背负起‘最悲惨的结局’,出任东京市长,上台的目的是为了背负东京民众,之后的生死、仕途都无所谓。
在民众的内心里,就会产生一份敬仰,认可临危受命的大冈家主,无论之后这位是否能解决问题,他都在民众的心里获得信誉度。
这份信誉度,可以保证大冈家主绝对不败的局面。
但,民众并不知晓,这里存在一种偷换概念,大冈家主说的残酷局势是尚未发生的,所谓的仕途结束,也是在大冈家主不作为的情况,东京情况日渐恶劣,激起民愤,才会出现的最差情况。
提前将未发生‘最悲惨的结局’说出,再表达现在的‘决然’,与民众站在一起的勇气,用虚假的未来获取民众信任,用此刻不耗费任何财力的话语获取支持。
政治形象在这一刻塑造至巅峰,为民请愿、一心向民的东京市长成为所有人认可的对象。
而在他的话术中,还潜藏着对比。
用其他官员不愿意接任东京市长职务,为人民办事,而他却在最危难的时刻接替东京市长,背负民众的责任,两者相对比,贬低一群碌碌无为的东京市政人员,抬高他个人得声誉。
民众自然是相信这一条,并且从内心对大冈家主肃然起敬。
可实际上,在一切发生之前,大冈家主就已经靠人脉关系,获取东京市长职务,这个职位他已经坐上去,其他官员根本不会触碰,不过是政治营销,对外宣称市长需要市民选举得闹剧罢了。
信息不对等带来的优势,民众不知情,还自认为大冈家主是为了民众选择上台。
完美的政治手段!
再之后的内容,‘统帅汽车公司、铃木财阀、警视厅登部门’。
这段信息被民众听见,认为大冈家主出任市长是有一整套恢复东京的规划方案,并且行政上具备魄力,统帅东京知名企业与行政部门,必定能讲这件事办好。
这段信息被高层听见,内心会产生担忧,大冈家主这份公告,等同向高层明牌,帝丹的钱袋子(铃木财阀)与东京的土地爷(警视厅)都选择站队他的政治派系。
没有任何高层会希望自己手中的钱库与人力选择支持别人,永远在政治上绝对中立的钱袋子与武力人手,是不允许站队任何一方。
这番举动,触及高层的底线,无论铃木财阀于警视厅怎样辩解,高层都会对二者展开严厉打压。
这番过程,又落入大冈家主的下怀,他的目的就是削弱铃木财阀与警视厅,如此一来,他才有机会吞并铃木财阀与警视厅。
同时,高层的这种行为,只会将铃木财阀与警视厅胁迫,最后推倒大冈家主的面前,等到那时候,大冈家主无需出力,就能坐拥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