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穿越秦时的日常生活 > 第九章汉中

第九章汉中(2/3)

有这种事?不过要是官府全收的话,似乎也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吧?”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就一直主张‘重农抑商’政策。
    不过秦国的‘重农抑商’稍微有一点点特殊,因为他抑制的仅仅只是本国的商业,对于他国商人进入秦国行商,不仅不反对,甚至还有一些免除关税的政策。
    最简单的例子。
    秦国的税赋极其复杂,但总体估算之后,本国商人的商税,差不多在“十取二”的水平。
    但他国商人在秦国行商,商税却仅仅只需要“十二取一”。
    所以大多数秦国的大商人,都会在他国行商,包括墨君自己的【熊出墨商会】也一样。
    但即便如此。
    秦国也只有少部分达官贵族才具备行商资格。
    原因很简单,因为税赋重仅仅只是一方面,商鞅的“重农抑商”之法,真正的抑制不在于多高的税赋,而是他从根本上断绝了普通人进行商业活动的可能性。
    商人为贱籍,若是没有足够的背景庇护,普通人一旦行商,不仅税赋更重,包括之后的“征兵徭役”,统统都是商人优先。
    以及其他一系列抑制商业活动的律法,都有着差不多的效果。
    所以现在的秦国,大多数偏远地区的普通人就算有时想买卖东西,都没有门路。
    这也是为什么墨君会说有官府统一收购货物,不完全是一件坏事的原因。
    “唉?别提了!”
    听到墨君的话,老农脸上的愁苦之色更深,缓缓道:“以前这也会有一些外地的商人过来收购山货,那时候那些外地商人虽然也会压价,但忙活下来,也能赚三五十个大钱,给家里添个一两石粮食。”
    “可现在官府开始收购之后,一年趁着农闲时忙里忙外,到山里捡一点山货,到最后卖出来,有时连十个大钱也拿不到。”
    “这么少?”
    听到老农的话,哪怕是墨君都不由得惊了一下。
    十个大钱才多少?
    就算墨君当初刚穿越过来,在秦军里面服徭役的时候,一天的工钱都有六个大钱了。
    “谁说不是呢!后来有人看到官府收购的价钱这么低,干脆就不弄山货了。结果后来官府干脆发布了强制命令,每年每户必须售卖足够的山货,否则就要把人抓进牢里关起来。”
    “我们村里之前有一户人家不愿意听从,官府的人就把他抓进牢里关了三天。结果三天后出来,整个人都没人形了,没过多久就死在了家里。”
    似乎也是冤屈憋在肚子里太久,所以今天墨君问起,老农也是大吐了一番苦水。
    墨君安静的听完,目光微微闪烁。
    他这次前来汉中,第一个目的是为了盖房子,
    而第二个目的就是为了视察。
    毕竟汉中作为自己的封地,于情于理,墨君都应该对这地方了解一番。
    另外。
    之前深夜与嬴政的一番对话,也让墨君明白,凭他现在能力,还无法改变整个秦国,乃至整个天下。
    但如果只是打造出一个可以让自己享受的“桃源乡”,墨君自己感觉自己努努力应该还是可以办到的。
    所以这一趟来到汉中,墨君才会专门换了一身衣服,目的就是为了先实地考察一下汉中的风土人情。
    然后再做计划和打算。
    结果没想到。
    自己这才刚刚来到汉中没多久,就从已经从一个老农口中探出了这么多情报。
    “这些地方贵族还真是一个鸟样,一点都不带变的啊!”
    墨君心中也是有些无奈。
    本来来之前,墨君心里还抱着一丝侥幸,也许汉中距离咸阳比较近,可能和南郡会有一点不一样。
    然而现实却告诉他,如今秦国各个地方郡县,真的就是一个鸟样。
    之前南郡是这样。
    现在的汉中郡同样也是一样。
    也难怪后期大一统之后,秦朝垮台的那么快,现在这些地方贵族,完全就是埋在秦国内部的一颗颗地雷啊!
    和墨君吐了一番苦水后,时间也差不多到了巳时,如今普通人家一般只吃两顿饭,巳时就是第一顿饭的时间。
    墨君看着老农从旁边掏出一个布袋,打开后,里面只有一个不足成人拳头大小,用夹杂着少量稻壳的米饭,与一些暗绿色的菜蔬搓成的饭团。
    其它什么都没有。
    “老人家,你第一顿就吃这么点吗?”
    墨君忍不住问道。
    他自然不会觉得这饭味道难吃,毕竟当下就算绝大多数贵族家里,饭菜的味道也都相当寡淡。
    主要是这个饭团的份量太少了,一个饭团全部加起来,恐怕也就二两左右。
    “是啊!”
    老农点点头,随后还下意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为人师表(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