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穿越秦时的日常生活 > 第八十四章秋收

第八十四章秋收(2/3)

还是把他们吓了一大跳。
    一千多亩农田,种出五千多石水稻。
    这是什么概念?
    甘泉村的‘王室专供田’属于上好肥田,但即便如此,往年一亩田的均产也就在两石半左右。
    可是现在······
    “哈哈哈······好,好,好!”
    听完下方的士兵报告,嬴政也是呼吸一滞,但紧接着放声大笑,一连说出了三个好字。
    道:“一千零五十亩肥田,产出五千多石粮食,换言之,平均一亩田就能生产五石粮,足足比以往产量提升了一倍有余。”
    嬴政扭头看向墨君,开怀道:“墨卿,寡人本以为之前你说的提升八九成产量已是高估,没想到竟还只是谦逊之言啊!”
    “啊这~~”
    墨君面露几分尴尬,道:“此稻种目前还处于实验阶段,所以有些误差,就算是臣也难以估测。”
    嬴政闻言,顿时笑得更开心了:“哈哈哈·····误差?如果都是这样的误差,那么寡人希望墨卿多多益善才好啊!”
    嬴政与盖聂之前因为已经知道了新稻种的产量,所以此刻听到结果,基本还能勉强保持平静。
    然而其他人听着墨君与嬴政的谈话,早已经呆滞在了原地。
    蒙恬不自觉的失了神。
    公输仇张大嘴巴,一只手揪掉了一缕下颌胡须都没有感觉。
    而下方众多田奴、士兵听到这样的产量,更是激动地眼眶都不自觉的红了起来。
    亩产翻倍是什么概念?
    往大了说,从此秦国可以供养的人口能够直接翻倍。
    往小了说,只要种植了这样的水稻,这些士兵、田奴的家人,从此只要不遇到大灾大难,就再也不会挨饿了。
    甚至就算遇到了灾难,也能有更多的储备粮抵御灾难,家里人饿死的概率也会减少一半。
    如果以前有这样的粮种,或许这些田奴根本就不会沦为奴隶。
    如果以前有这样的粮种,或许这些士兵根本就不会选择参军,顶多会被迫服兵役。
    如果以前有这样的粮种,大秦将士恐怕就再也不会出现饿着肚子打仗的情况。
    如果······
    如果······
    如果······
    “噗通~~”
    想着想着,不知是谁率先领头,只见一道人影突然朝着墨君跪了下来。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人跪倒在地,眼眶发红,涕泗横流的朝着墨君跪拜下来,大声道:“小的代替家人,向大人磕头了!”
    卧槽!
    突然看见这一幕,墨君首先感受到的不是恩情,而是吓了一大跳。
    好家伙。
    在秦王面前对着我磕头,你们这是要害死我啊!
    墨君下意识就要躲开,然而下一秒,却见一只大手摁在了他肩膀上,强行要他受了这一礼。
    回头一看。
    墨君发现摁住他的不是别人,赫然是嬴政,此时的嬴政目光严肃,道:“墨卿,这一礼,你受得起。”
    没有人比老秦人更懂得粮食的珍贵。
    很多人以为秦国是因为野心,才能最终一统天下。
    但实际上最初秦国的发展,纯粹就是饿出来的,因为快要饿死了,所以只能冒险翻阅秦岭,攻下巴蜀之地。
    但即便有了巴蜀作为粮仓,依旧远远不够。因为哪怕有了耕地,可一旦遇到各种天灾,秦国依旧没有足够承担风险的能力。
    于是其它六国每次遇到天灾的时候,都会休养生息。
    可秦国每次天灾过后,却都会开启战争,因为只有通过战争的掠夺,才有可能抢回足够的资源度过难关。
    而若是战败,军中死去的战士,也同样也为秦国减轻负担。
    这听起来很残忍。
    但这就是曾经,甚至是现在秦国所面临的现实。
    田奴们在拜,士兵门在拜,蒙恬和公输仇也在拱手相拜。
    只不过他们两人拜的静谧无声,但也正因如此,反而更能让人感受到这一拜的重量。
    拜完墨君之后。
    蒙恬一行人又朝着嬴政躬身道:“臣等恭贺王上,收获此新稻种,从此秦国上下,再无粮食之忧。”
    嬴政大笑道:“哈哈哈~~好!寡人能有墨卿这般能臣,能有诸位忠臣将士的协助,何愁大事不成。”
    今天大概是嬴政继任王位以来,笑声最多的一天。
    稻谷收割完毕后。
    时间已晚。
    嬴政干脆留在甘泉村休息一晚,顺便吃了顿饭,这顿饭吃的嬴政也是相当茫然,一度怀疑咸阳宫里的光禄寺烹饪时,是不是偷工减料了。
    什么椒盐羊排、葱爆羊肉、烧鹅、烤鸭、白切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为人师表(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