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穿越秦时的日常生活 > 第八十一章稻谷成熟

第八十一章稻谷成熟(2/3)

了一点点力量。
    刚好,这不是巧了吗!
    墨君现在正好可以为嬴政提供那一点点‘助力’。
    九月正是秋收之季。
    墨君经过数年培育,才终于培育出的‘第一代改良稻种’,终于在今天成功完成了首次试验。
    墨君的二十亩试验田就种植在后花园开垦出来的【农园】之中,这东西放在这里很安全,因为这二十亩试验田没有成熟之前,谁也看不出里面的猫腻。
    甚至就连以前经常进入农园的剑九渊和黑羽,都从来没有发现过异常。
    可现在随着这些‘第一代改良稻种’成熟之后,与寻常稻谷的差异一下子就体现了出来。
    秦国的度量衡与后世不同。
    秦国一亩田的面积,比后世的一亩田面积要小不少。
    但即便如此也无法掩盖当下粮食产量低下的事实,按照如今的标准,平均一亩田能够产粮一石到一石半,便已经能够称作‘良田’。
    而若是产粮达到两石以上,便是上好的‘肥田’。
    按照后世量度。
    秦国一石约为60斤。
    也就是说,即便是当下所谓的‘肥田’,一亩田也就能产粮一百二十斤到一百五十斤左右。
    之前在咸阳外,包括现在的南郡。
    墨君无论经过什么粮田,看到的所有景象,第一感觉都是稀疏。
    干瘪的稻穗果实与细长的杆子在田地里摇摆,风一吹,就像是中年男人的头发,瞬间全都露了个底朝天。
    可这些对于当下这个时代的百姓来说,早已是稀疏平常的景象。
    相反。
    反而是如今墨君种植的这二十亩田地里的景象,令众人感到目瞪口呆。
    微风吹拂下,剑九渊、黑羽、药鬼等人面前的二十亩稻田,在太阳的映射下闪烁着一片金灿灿的光辉,粗壮的稻杆上结满了丰满硕大的稻穗。
    风一吹。
    稻田里的水稻就像是年轻人乌黑茂密的头发,不断交织拍打在一起,发出这个世界上最悦耳动听的声音。
    “大人,这是······”
    剑九渊呼吸一滞,忍不住朝着墨君开口。
    但没等他把话说完,就被墨君挥手打断,并丢给他一把镰刀,道:“先别问,先来帮忙收割称重。”
    这里的水稻目前还属于保密状态,所以这次收割只能依靠墨君、黑羽、剑九渊、药鬼,展琴······他们寥寥几个人动手。
    不过索性这里的人,都不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王公贵族,再加上又有武功在身,二十亩田很快就被轻松收割完毕。
    然后众人又用墨君造出来的一个简单的‘手摇打稻机’,一直忙活到傍晚,才终于将所有稻穗全部打了出来,并且称重完毕。
    “有结果了!”
    话音刚落,在场所有人瞬间聚集过来。
    展琴操纵着一个类似于天平的器具称量所有稻穗的重量,当他称量结束后,自己都忍不住咽了口唾沫,随即骇然的看着众人,缓缓道:“二十亩田所有收成总和为······五十三石半。”
    “五十三石半,平均换算的话,一亩田的产量就是······”
    一向很少从【药园】走出来的药鬼,今日极其少见的主动帮助墨君忙里忙外,而当他听到展琴得到的结果后,迅速换算之后,很快得出结论。
    “接近两石三钧。”
    此言一出。
    现场众人顿时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五十三石半,换算成后世重量差不多为3200斤左右。
    平均下来。
    这次每亩田的产量在160斤附近。
    而郡守府后花园的田地,以往都算是比较标准的良田,正常情况下,每年正常收成一亩田能收获一百斤粮食。
    也就是说。
    墨君改良的‘第一代改良稻种’,在原本的基础上,将粮食产量提高了六成。
    比最初预估的五成,还要稍微高一点点。
    “大人,这些稻谷是······”
    “如你们所想,这些是我发明的‘第一代改良稻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稻种种出来的水稻产量大约能提升五到六成左右。”
    如今水稻已经成熟,实验也已经成功,自然也就没有继续瞒着在场几人的必要,墨君干脆道:“若是能够搭配我发明的另一种‘堆肥发酵技术’,产量应该还能提升两到三成。”
    这二十亩田墨君种植的时候,并没有使用自己的‘肥料’,因为这些水稻属于试验田,需要在其他条件与当下时代对等的情况下,才能体现出对照效果,方便墨君以后创造‘第二代改良稻种’。
    不过没有使用自己的‘肥料’,并不代表这个时代就没有肥料了。
    实际上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为人师表(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