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新顺1730 > 第七八一章 破立之困 二

第七八一章 破立之困 二(2/3)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ter>统的。
    而陈亮则认为,如同道是永恒的,那么汉唐时代是现实存在的,难道那时候的老百姓都是迷迷糊糊没有道的生存吗?
    道不是空的,得依托事务存在,或者说得靠功利体现。
    这汉唐时候,人民富足,对外战争动辄打到北方草原、远征西域,显然汉唐不但不是没有道统,而是很有道统,要不然怎么解释汉唐咋没被人怼到偏安西湖呢?
    是以“唐宗汉祖之初心,未必和商汤、武王有什么区别。虽然可能犯了些小错误,比如急于登位什么的,但问题不大。所谓终不失其初救民之心,大功大德固已着天下矣”。
    他和朱熹之间因为这件事是打过漫长的嘴仗的。
    陈亮说,不但汉唐继承了道统,实际上,三代之治,也是王霸并用的。根本不是都是王道。
    所谓三代是王道,汉唐不是王道,无非就是三代把一些事做到了极致,而汉唐没有做到极致罢了。区别不大。
    朱熹则回复他“老兄视唐宗汉武之所为,察其心,是出于义啊?还是出于利呢?是出于正呢?还是出于邪呢?很显然嘛,唐宗汉武之心,都是出于利、出于邪。”
    “假如说,建立国家并且强盛,且传世久远,那就是得天理之正。你这个思想很危险啊,分明是以成败论是非啊。”
    并且朱熹也是在和陈亮的嘴炮中,第一次提出了十六字心法的重要性。
    当然,互喷到最后,不了了之了。
    朱熹中了陈亮的计,真的在汉唐道统上开扯。
    说汉唐心术不正,只不过“暗合”道统而已,实际上根本不是道统。
    陈亮则反驳说,暗合也是合,好比天下人一下子全都瞎了,你就说阳光不存在了吗?道始终存在,暗合就是合。
    然后不知何故,朱熹那边就不再喷了,可能是觉得陈亮纯粹在强词夺理,不屑辩之了。
    当然,大顺当初选择永嘉永康一派的学问,试图立为正统,原因明显的不能再明显了。
    当时那情况,比靖康耻偏安一隅还危险。
    还讲个锤子的出于义欤?出于利欤?
    干就是了。
    而且大顺开国之后,以李唐自比。
    又采取了羞辱儒生的手段,是以也确实希望被认为自己是继承了道统的。
    可问题就在于,陈亮的这套东西,儒家认吗?
    怎么可能认。
    三代之治其实也是王霸并用?
    所谓王道,和霸道其实是出于同源?
    汉唐和三代之治,只是做的“尽”与“不尽”的区别?
    汉唐和三代之治,本质一样,只是三代之治做的好,汉唐在一些地方做的不够好,二者只是单纯的“量”的区别,没有“质”的区别?
    陈亮的这套学问,可能也就他自己信自己这一套是儒学吧。
    压根站不住的。
    是以即便叶适也喷陈亮的王霸并用之说,但陈亮死前还是让叶适给写的墓志铭,因为真的没别人了。
    而且,他的理论构建,确实不足。
    而最终补足这些理论的,是叶适。
    然而叶适在补足之后,又走向了“克己复礼为仁”,要建“王道之功业”的路子,后面还是走不通了。
    简而言之,如果魔改陈亮的那套理论,是可行的。
    但那不是儒,异端味儿太浓,浓到无论哪家的儒都不可能承认汉武唐宗手里捏着道统,更不可能承认三代之治其实和汉唐没本质区别。
    叶适的那套东西,补足了陈亮的理论,但不可行。
    看起来像儒了,但如果不走心,不谈心性,要建王道功业,功利要符合王道,那就得走礼。
    总得有个东西,证明你这么干是王道吧?
    而且关键叶适这一套东西,稍微搞不好,那就奔着原教旨去了。
    这是连孟子都否认的一派。
    这种情况下,可想而知,大顺的情况就是“破而不立”。
    但也不至于真破到永嘉永康学派的地步,破到连曾子、孟子传承了道统都不认。
    包括那些极端的复古派,也是近一分孔孟,可没说近一分三代六经孔夫子。
    破了理学,但又没全破。
    新的道统立不起来,谁敢把孟子的道统都否了?
    况且,大顺起兵,可不是驱逐鞑虏起的兵啊,而是反抗原本的大明,是需要孟子的理论支撑的。
    虽然说,真正立住的,是靠驱鞑虏,但新顺旧顺不能相互否定啊。
    总不能说李自成的旧顺是贼,九宫山之后的新顺才正统吧?
    这就需要孟子站台,还真就不能把孟子给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为人师表(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