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新顺1730 > 第六八六章 拍马屁 下

第六八六章 拍马屁 下(1/3)

    刘钰一直在避免把蒸汽机用在破坏小农经济的方向上,皇帝对科技的态度,也就在刘钰的引诱下,是一种特殊的态度。
    刘钰知道的时代的进步是什么,并不告诉皇帝全部。
    但刘钰也不说假话,只是说部分事实。
    东南资本工商发展、对内地倾销,小农破产,百姓起义,空想般主观小资社的均田理论,农村乡绅被机器冲击普遍破产、乡村劣绅化、地主农民矛盾加剧等等,刘钰一句不说。
    皇帝看到的呢?
    或者说,刘钰想让皇帝看到的呢?
    看到的,是当初皇帝的一句戏言,于是在科学院的土地上,奢侈地大量使用硝石、从舟山运来的鸟粪石等为肥料,累出的一个亩产八百斤的小麦田。
    看到的,是组织越发严密、工匠技术日高的军工产业,以及在此军工产业之下,百姓造反简直死路一条,因为百姓造反既造不了军舰、也镗不出优秀的铜炮——至于掌握了先进生产力的工匠、工人自己干,前所未有的事,去担心这个不是杞人忧天吗?只要担心小农即可。
    看到的,是蒸汽机用于船坞工作,使得朝廷的海军力量得到的增强,保证了京城和钱袋子、米袋子之间的物理联系。
    看到的,是刘钰说的“不用水的大运河”,真的可能在几十年内出现。这意味着大顺在京城的驻军,可以在一个月内机动到全国各地,使得统治更加牢固。
    小农和蒸汽机的关系,不是皮鞋匠和制鞋机的直线关系,而是一种曲折的关系。皇帝的眼界,在刘钰故意遮蔽迷雾护火的欺骗下,根本无从看到其影响。
    反倒是,只看到了好处:是的,蒸汽机可以生产衣服布匹,以至小农难活;但是,刘钰遮蔽了。让皇帝看到的,则是蒸汽机可以提水,灌溉农田,小农经济更加稳固,大顺江山万年不易。
    凡事都有正反两面,刘钰藏着对皇帝而言的反面,只把正面的花纹给皇帝看。
    所以,一枚银币,看一次是花,再看一次还是花,看了一百次都是花,所以肯定显然两面都是花。
    那么,在川南搞大工厂、搞蒸汽机和采煤、煮盐配合的、在皇帝眼里的好处是什么?
    好处就在于“用的人少了”。
    用的人少了,好不好?
    太好了,好到极点了,简直好飞了!
    皇帝巴不得西山煤矿就七八百工人,然后就能供应全京城的用煤呢!
    这和小农可不是一回事。
    皇帝对“矿”的恐惧,历朝历代,从来不是害怕矿主的那几个吊钱,而是害怕几千、几万有组织、成分复杂、群居的、完全不像是分散土豆小农的工人。
    可偏偏,矿这玩意儿,和盐不一样。
    盐,可以反动到毁灭晒盐法,一家一户发铁锅、控制煤炭和木柴,来煮盐。
    煤……总不能一人去挖一个坑吧?
    不挖煤行不行?
    当然不行,京城百万人口,不挖煤冬天不得死一半?
    皇帝担心“夺民之业”,担心的“民”,是小农、小生产者。
    而挖矿这种,小生产者、小农根本干不了的活,皇帝巴不得全都是机器人呢。
    一定要明白,在皇帝眼里,并不是能替代的人机器就一定是坏的。
    皇帝眼里的最完美制度,是全国就是个大农村,然后炼器傀儡挖矿、炼器傀儡运输、炼器傀儡销售,所有人用劳动劵,真正公平地交易,完美地得到每个人的劳动所得防止出现兼并——反动小资社的极致空想。
    刘钰不会傻乎乎地以为,只要是机器,皇帝都反对。相反,刘钰很清楚,对统治有利的机器,皇帝会大力支持。
    所以,他用一汉当五胡、我已牛耕铁作彼却刀耕火种来做例子,站在皇帝的角度,其理解是:刀耕火种下生产一万斤粮食要五十个人,而牛耕铁做下生产一万斤粮食只要五个人——只要把粮食替换成煤、矿、铁等这些封建王朝管的最严、最怕出事的产业,就可以了。
    现实的问题就摆在这,矿不能不开,不开大顺连铸钱都没法铸、连烧煤都烧不了。
    不能不开,且产量不足。
    现在两个选择摆在皇帝面前:
    这种治安黑洞、恶堕之暗、暴动频发、官司不断的产业。
    是要更多的人干?
    还是更少的人干?
    刘钰和皇帝说的这些话,真正打动皇帝的内容,凝练起来,虽然刘钰心里想的不是这个意思,但皇帝凝练后的意思是:
    苏北复垦,小农有活路;川盐入湘楚,朝廷有钱;川盐产量激增,却不需要增加太多的工人;西山煤矿日后甚至可以裁撤更多的工人来保证现有的产量。
    后世或许以为,封建地主头子看到蒸汽机,就惊呼此物日后必夺小民之食云云,那纯粹是后世开了天眼之后的想象。
    这玩意儿是粗笨的蒸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为人师表(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