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新顺1730 > 第五五一章 短暂当人 上

第五五一章 短暂当人 上(1/3)

    如今皇帝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了,并没有被这三千万两白银的数额吓得不敢吭声。
    刘钰在一旁听着这个数额,暗地里窃喜。
    心道要说花钱,还是得国家大事花钱啊。
    打仗、治水,这才叫花钱。
    真要是皇帝没了雄心壮志,去了趟江南,回京之后修园子去了……倒也不是说不花钱,但那才能花几个鸟钱?
    使使劲儿,六七百万两撑死了,也配和打仗、治水这样的事比花钱?
    不花钱,便没有开拓的动力。
    现在这个时代,就是这么奇葩。以前开拓边疆,好地方都占了,开拓就是赔钱的。可偏偏,现在开拓是赚钱的。
    集权到这种程度了,君主的意志,直接决定着国家的走向。
    只可惜黄河治不了、没人敢蹦出来说自己有本事根治黄河。
    要不然开个两亿的价码,之后二十年都不用愁皇帝会不对外开拓殖民来想办法弄钱了。
    只不过……
    刘钰看了看那个水利官员,心道只不过你这计划到底能不能成?
    别想的挺好,到时候弄成宋朝三易回河那种事,治水没治成,反倒是弄出大灾?
    这事儿要是做毁了,皇帝以后肯定吓得不敢在治水上“瞎折腾”了,怕不是以后只能老老实实、听天由命、祭祀河神保平安了?
    淮河当然得治。
    最好当然是治好。
    要不然再这么下去,不说别的,单说依旧还是保北不保南,提起安徽想到的就是要饭花子;淮河水灾,苏北灾荒,松江府各地又工商业兴起,苏北人都跑去苏南打工,苏南提起苏北就觉得穷,愣生生把一个苏省弄成苏联……若还这样,这些年的折腾,改变了啥历史呢?
    想到这,脑袋一热,便要出去谈谈这三千万两不是什么难事的时候,旁边并立的一名官员悄无声息地伸出手轻拉了一下刘钰,示意刘钰这时候别站出来。
    小动作很隐秘,皇帝也没有注意到。
    这时候,缓过神来的皇帝轻咳一声,示意那些嗡嗡讨论三千万两这个惊人数额的官员先肃静。
    然后下意识地看了眼刘钰,示意叫近侍将图册交与刘钰也看看。
    刘钰刚才脑袋一热,亦是“老夫”聊发少年狂。
    被旁边的官员轻拉了一下后,顿时冷静了许多。
    眼看图册已经到了身前了,刘钰跪倒,却不接图册,而是道:“陛下,术业有专攻。”
    “陛下若问,水为什么往低处流,臣可以解释其中道理。”
    “陛下若问,下游水高泊大,何以上游的水流速就缓而至淤积,臣也能以阿尔热巴拉手段写出三五个公式。”
    “但陛下若问淮河水治不治得,入海入江之后,到底有利有弊?古人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臣不敢以不知之事对奏。”
    说完,想到自己刚才出于对数百万同胞潜意识里的爱,竟差点做出老夫聊发少年狂的人的行径,不禁一身冷汗。
    得亏那官员拉了自己一把。
    当年江苏节度使和刘钰谈,要准备上书改海运、治水的时候,康不怠就告诉过刘钰,君子远庖厨。
    当时想的,就是等着黄河哪天决口了,彻底堵死了运河了,不走海运也不行、不治水也不行了的时候,再站出来。
    可要是提前站出来了……刘钰坚信人定胜天,康不怠却觉得人定胜天不是不对,可也要看和“天”的哪些地方对抗。
    若是和黄河对抗、和暴雨对抗,以现在的人力距离胜天还差的远呢。
    治水这事,谁敢保证?
    就算淮河五分入海、五分入江的办法,理论上是好办法,结果治完之后,老天爷当年就给你来个千年以降的最大洪水,就算修的不错,可也扛不住啊。
    康不怠当年说完之后,田贞仪事后也说过,治水这事,不要站队任何方案。
    治、不治,这个不需要站队。
    因为海运一旦有基础了,皇帝必要废漕运。
    废了漕运之后,必要治水。
    但是,治水细节,万不参与。
    就记着一件事:治水,要钱。
    缺钱,你来办;方案,你不懂。
    刚才的一时冲动,纯粹是潜意识里的情怀发作,这时候反应过来了,立刻推诿。
    皇帝也是微微一怔后,随即笑了笑。
    心道这倒也是,兴国公虽有手段,既能练兵亦可工商,朕竟觉得他什么事都可分忧了,治水的事,他如何懂?
    便叫近侍又把图册拿回,目视一圈大臣,本想问问管河道的总督,却还是没递过去。
    提出这个意见的水利官员,皇帝自是熟悉,也知他根底,对他的能力还是信任的。
    此人姓廖,名寒辉,不是科举出身,荆襄良家子,武德宫出身。是大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为人师表(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