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新顺1730 > 第五四六章 误解

第五四六章 误解(3/3)

来对抗地球三分之一的人口。
    那二分之一的人口,是新兴阶级燃起燎天大火的薪柴。
    那三分之一人口,是封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ter>建势力最后的最坚固堡垒的木牛流马。
    以此为基础,康不怠和刘钰讨论印度问题,也就扭曲成了那四步走。
    而四步走的关键,又是欧洲市场,唯有如此,等着朝廷发现一股他们从未遇到过的情况在蔓延的时候,才能投鼠忌器,犹犹豫豫,最终不得不被绑架着人亡政不息地继续占据印度。
    欧洲市场给大顺带来的,不是单纯的钱的问题。而是几十万、甚至加上配套的产业相关、运输、海运、贸易等人员可能百万的庞大人群,以及国库几百万的新收入。
    唯有如此,朝廷就不得不慎重:不扩张吧,这几十万、上百万人没饭吃——百万漕工衣食所系啊,动一动就得伤筋动骨。这就逼着朝廷只能继续吃印度,保证棉花大米,保证一支庞大的舰队控制贸易。
    扩张吧,老祖宗说过一句话: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越扩张,这个新利益群体就越强大。
    除非皇帝壮士断腕,老子也不要这工商税了,也不要这海外贸易的利钱了,通通毁掉。花个几千万两,搞个平叛,迁民。
    而这,又是个筹码平衡问题:工商业和海外扩张,能给皇帝带来多少钱?
    一百万两?皇帝可以立刻决断,断腕。
    一千万两呢?配上印度的土地税人头税,二三千万两呢?
    这决心还容易下吗?
    大顺的特殊国情,又使得有些话,没法和皇帝说清楚。
    怎么蛊惑皇帝争夺印度?
    不能和皇帝讲什么“市场”、“原材料”、“利润”这些东西。
    不是听不懂,而是不能讲。
    只要目的达到,过程无所谓。
    于是简单粗暴:印度如今藩镇节度使乱战,正是入侵而取土地税之利的时候。三五千人,便可取一省之地,得半个河南之税赋。
    皇帝的目的是收税。
    收税的目的,是解决国内的问题:漕运、治水、边疆、雪山、西南改土归流,以及朝鲜和北部越南的郡县化,这是天朝皇帝应有的梦想。
    但想把这些事全办成,许多年下来,照着十亿两来吧,没钱哪有资格当能被后世称颂的大帝?
    若能全做完,皇帝便觉得自己真的比一比唐宗汉武了。
    田贞仪说刘钰是“阉党”,那么“阉党”便要洞察皇帝之喜好,投其所好。
    明明是为了印度的市场、棉花、靛草、原材料,却说是为了漕运、治水、边疆、西南。
    如果说,把资产阶级抽象成资本、再抽象成钱。
    那么,刘钰和皇帝的分歧可以很直白。
    皇帝赚钱,是为了天朝花钱,钱还是钱,是为了花而赚;刘钰赚钱,是为了赚钱本身,让钱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大。
    什么玩意儿的本性是逐利?
    但却说,赚钱是为了让皇帝有钱可花。
    这种情况下,也就使得,中荷贸易公司,根本不可能去搞印度。
    皇帝搞完了之后,当市场和原材料产地,可以;皇帝没搞完之前,自己使劲去搞,还带着外国人去搞,还搞了一个比中原还大的地盘,这是要干啥?列土封疆?准备造反?南边一个帝、北边一个帝?
    于是,这也就产生了康不怠和安东尼之间的误解。
    康不怠从没想过,中荷贸易公司去经略印度,这根本不再选项之内。
    中荷贸易公司存在的目的,就是打开欧洲市场,趁着必然不久的下次欧洲战乱抢占海运。
    然后战乱后期各方疲惫的时候猛插一刀,直接夺到欧洲的贸易主导权和海运制海权。
    这对荷兰简直是利到天上去了,大顺吃肉,荷兰可不是喝汤,而是也跟着吃肉啊。
    咋还质疑犹豫呢?
    安东尼想的,则是印度离着大顺很近,刘钰又是个处处为大顺利益着想的人,让他主导公司的政策,会不会导致大顺联合荷兰的商业资本,去抢占印度?然后荷兰本土被英国一顿暴打?
    商人们长着腿,荷兰就算打没了,只要公司的股票还在,去大顺印度东南亚,不一样做大商人?
    可共和国往哪跑呢?
    他怕的就是这个:法国在印度已经被英国打残,英国基本吃定印度了。中荷贸易公司要是扩张方向是印度,那必是要和英国起大冲突的。
    以安东尼的格局,所能想到的国家利益来看,怎么看,都觉得大顺吃印度,是省力而又最有利的下一步战略。他哪里想的到一场地球的二分之一的薪柴对地球三分之一木牛流马的最终决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为人师表(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