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新顺1730 > 第二五零章 征服者威廉和郑成功的经验

第二五零章 征服者威廉和郑成功的经验(2/3)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ter>一大堆的基督徒。
    很快,六十多名当初从闽粤招募的军官生,进入澳门。
    隔海相望的南洋海军基地,也抽调了一部分实学毕业的低阶军官,以便在爪哇地区拥有足够的基干力量,便于统治和完成改革、在一年之内组建起来一支可以抵御荷兰人围剿的部队。
    现在还不是去爪哇的时候,荷兰人现在盘查的很紧,一方面要统计人头税、一方面也担心华人和起义者勾连,陆路通道和海上通道都很难走。
    只有等到刘钰宣慰南洋、调动荷兰人把精力放在他身上的时候,才有机会。
    现在这些人在这里,主要就是熟悉一下澳门的情况,到时候编造一个从澳门招募的“好汉”的名义。
    …………
    巴达维亚。
    总督瓦尔克尼尔看着大顺朝廷刚派人送来的文书,喜忧参半。
    文书上明确了,八月份之前,朝廷会派钦差大臣宣慰南洋华人。
    到时候,会审核人头数数目、问询荷兰是否对华人有确切的不公正待遇、以及转交人头税款、和安置监督人员。
    文书上也明确写明了行程,不只是要来巴达维亚,还要前往安汶、泗水、三宝垄等华人的聚集地。
    喜的是,这一次来的钦差大臣,不是别人,正是瓦尔克尼尔一直担忧的、认为对荷兰存有敌意、可能是秘密天主教徒、对荷兰在东南亚的统治极有威胁的刘钰。
    不只是要来南洋,而是被朝廷派到西洋“考察”,在巴达维亚这边的事处理完毕后,将会在季风季节前往欧洲。
    要与欧洲各国签订一系列的合约,确保贸易正常。
    这几乎印证了当初那个跟随去往京城的公司办事人员的判断,刘钰失宠了,离开了顺帝国的权力中枢,是明升暗降。
    这意味着大顺帝国的皇帝和他在政策上出现了分歧,所以才要调离中枢。
    公司内部的勾心斗角,和朝廷内部有时候差不多。如果这是外派做总督,可以理解为重用;但却是扔到了欧洲,而欧洲对于大顺而言,可能重要性还不如一个日本。
    在瓦尔克尼尔看来,这是再明显不过的明升暗降了。
    此时见此,焉能不喜?
    想着幸好当初没有屠杀华人,或许当初在天津殴打荷兰水手,真的就是这位前“海军大臣”存了“养寇自重”的想法,想要激怒荷兰,从而开战,稳固其地位。
    但显然,顺帝国的皇帝对此并不感冒,而是一脚将他踢出了中枢。
    可喜之后,忧也更深。
    此人是带着标签般的反对荷兰,而且是扩张派。
    此人此番前来,还要带着舰队护送到马六甲,沿途巡查宣慰,大顺的舰队也会跟随。
    瓦尔克尼尔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征服者威廉”的故事,以及多年前荷兰人印象深刻的郑成功。
    就怕刘钰因为被皇帝踢出了中枢,根本不想失去权力,从而带领舰队登陆巴达维亚,占据巴达维亚自己称王。
    谁都知道,大顺的海军是他一手建起来的,如今即便大顺更换了海军统帅、分权了海军大臣,恐怕这些军官也会对他信服。
    这种事,不是没有可能。
    尤其是对于一个掌握过权力,却在一夜之间被踢出中枢的人而言,这是极有可能的。
    瓦尔克尼尔心知此人是优秀的统帅,不只是主持创建了海军,更是在北方和俄国人、蒙古人打过仗。
    瓦尔克尼尔知道自己的水平,论陆战,肯定是不如此人的。
    而巴达维亚又有大量的华人,此人如果真的想要学征服者威廉自立为王,或者学郑成功“抢走台湾”,完全有这个基础。
    那些海军都是他的下属,巴达维亚不缺华人,只是缺一些能把这些华人组织起来的强者。
    这件事虽然只是有可能,却不可不防。
    虽然对大顺的海军质量不是太在意,认为大顺才建了十几年海军,即便吨位足够威胁到巴达维亚,但没有实战经验,和荷兰差的太远。
    但是,上次皇帝特使带来的陆军部队,让瓦尔克尼尔印象深刻。
    身材高大、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虽然可以知道那是一支精选出的仪仗部队,但大顺陆战的实战也并不差。
    而且听闻此人极为擅长攻城和使用炮兵,巴达维亚的城防应付那些华人起义者绰绰有余,但如果应对一名指挥过数万人会战的统帅,恐怕远远不如。
    更为要命的,是现在爪哇的野战力量严重不足。
    就在前一阵,聚集在火山地区的华人起义者袭击了井里汶。
    虽然没有攻破,但是却让瓦尔克尼尔不得不改变了策略,在大顺即将前来视察和宣慰的大背景下,他只能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