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新顺1730 > 第一九零章 不当靖海侯

第一九零章 不当靖海侯(2/2)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ter>。
    天下走向,皆在君主一念之间。虽不喜欢,却也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
    天下大势的走向,的确由皇帝决定。只是太虚邈,又不能重复,谁也不知道如果不这样会怎样、亦或是如果当初那样会怎样。
    但刘钰这个爵号,皇帝却是可以决定以后刘钰头上顶一个什么样的头衔称呼,如果皇帝不满意,就能换一个。
    天佑殿和礼政府这边递上的奏折,李淦看过之后很是不喜。
    封侯已是必然事,议定爵号自是天佑殿和礼政府合议,结果商量了半天,搞了个“靖海侯”的名头。
    皇帝固然不知道,若是真的把这个爵号给了刘钰,刘钰也会上书辞掉,绝对不会顶这个爵号的。
    其中原因,皇帝当然不可能知道真实情况。
    但即便皇帝不知道这个爵号刘钰有些厌恶,皇帝自己却也不喜欢。
    按说这个爵号最为合适,靖海二字,也正对应刘钰的功劳。
    但皇帝觉得这个爵号不吉利,而且之前日本那边用明摆着的离间计,现在再让刘钰顶这个名号,只怕刘钰自己心里也会嘀咕其中的深意。
    这是前朝吴祯在开国之后的爵号,但吴祯的下场可是挺惨,死了之后还被追认为胡党,除了爵。
    这节骨眼上,朝中的人都是饱读诗书之辈,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么个典故?李淦看来,故意提这么个爵号,显然就是故意的。
    可提的理由,又似乎无懈可击。
    大顺爵号有地名爵、也有美号爵。大抵就是翼国公、齐国公的区别,而且虽无明确的书面文件,但其实默认美号爵是高于地名爵的。若是封侯,靖海二字,已是顶格。
    而且前朝靖海侯做了什么?
    督办海运、出镇文登、总领水师、剿灭倭寇……
    刘钰办的事,几乎和吴祯无甚区别,也是力主海运漕米、也是出镇文登、也是总领海军、也是征伐倭人、也是追击至琉球。
    既如此,效前朝故事,封刘钰爵号为靖海,岂不再合适不过?
    而且朝廷督办的海军官学,名字就是靖海宫,这岂不正对应上了?
    甚至连死后的追封,都完全可以直接拿来用:海国公。
    这若是许多年前,皇帝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觉得确实正合适,也不会去想吴祯最后的下场。
    但现在不一样了。
    以前刘钰可以说是个锐气进取的少年,可现在呢?征倭之前,直接扔了兵权。说的冠冕堂皇,说是要履行当初“有制之军”的承诺,皇帝信了一半,内心也嘀咕刘钰居然也学会急流勇退了。
    征倭到最后,幕府那边写了拙劣的信来离间。李淦自己都知道,幕府根本自己都不信这信会有用。
    但这封信的恶心之处也正在在于此。信上始终再说鸟尽弓藏、说天子信赖若天子驾崩新皇即位呢?
    这就出现了猜疑。
    李淦会想,刘钰会不会在意信上的说辞?刘钰会不会以为我这个皇帝在意了信上的说辞?刘钰会不会原本不在意但觉得我这个皇帝在意了所以不得不在意了?我说我不信,刘钰是相信呢?还是其实并不相信?还是原本没觉得是个事,但我这个皇帝特意说了一句不信之后,却反倒开始在意了?
    这话还没法问,总不能李淦直接问刘钰,你信不信上面说的东西?再说问了也没用,刘钰不管信不信,都会说不信,而且也会说不相信圣天子会信;但实际上到底自己信不信、到底以为天子信不信,那谁也不知道。
    这时候再给刘钰安个“靖海侯”的爵号,回家一翻书:哦,原来靖海侯是前朝胡党余孽,最后除爵了?这是在暗示什么吗?再说他爹翼国公还挂名监修前朝史……这还不如直接给他封个淮阴侯痛快呢。
    看着大臣们拟定的奏折,思量一阵,提笔将靖海的靖字抹去,改成了鲸海的鲸。
    “首功于鲸海永宁寺碑文事,非此事,岂能脱颖而出?鲸海是其福地,此其一也。”
    “人口滋生,土地不加增,鲸海移民之策乃国策,刘钰所谏,朕岂能忘?鲸海非止边疆事,乃千秋利。”
    “故改靖为鲸,不复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为人师表(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