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新顺1730 > 第一七零章 绝路之泣

第一七零章 绝路之泣(3/3)

是否在一省推广?是否在全国推广?
    这件事肯定瞒不住的,亦不好说那边是否能够成功。天佑殿里好解决,真正难解决的是将来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ter>推广。
    “哎……”
    一声悠长的叹息,自李芝远的嘴里发出,李淦笑道:“卿又叹气,还是为了治本之事?”
    李芝远忽然跪倒,天佑殿里平章事一般情况是不必跪的。他这一跪,把李淦也给跪懵了。
    “陛下!臣有几句斗胆之言,不吐不快。”
    “卿但说。”
    看着跪在地上的李芝远,李淦觉得这话只怕没有那么轻松。
    李芝远跪在地上,刚才那声叹息之后,竟是老泪纵横。
    “臣刚才所想、所感,忽然感觉到绝望。圣人之学,传承至今,似乎要走向绝路了。”
    “恢复三代之治,显然不可能;内圣外王,锻炼心性,亦是千年都未成功。治乱循环,治乱循环,到如今所能想到的解决方法,就是复古。可这古,却根本复不了。”
    “北派儒学想不到一个既能治本、又可行的办法;南派儒学至今也未找到。心学修身,理学内圣,也都行不通。治国非用德政,却欲归于至德之世,岂非幻想?”
    “到头来,全都是修修补补,治标不治本。”
    “《礼运》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是天下儒学的最终理想,各个学派也都是为此而努力。可到如今,竟无一个学派能说出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世道。”
    “不是空想,便是虚妄。北派如此,南派亦如此,心学如此,理学亦如此。论富国强兵,甚至未必及得上西洋学问;论法度财富,及不上法家杂家;论大争之世,不如纵横……”
    “若刘钰等武德宫出身的人,哪里懂什么儒学?可治理一方,操练大军,亦可以为之。若朝廷存在的目的不是为了建立大同之世,只是如英国公所言为了维系安稳、稳固边疆,那……那儒者何以服人?”
    “若是再无人能想到一个达成大同的儒学学派,切实可行,不空想、不虚妄。臣只怕数百年后,儒学几无立身之地,唯余修身养性之能。”
    “念及于此,是以臣不胜悲切。臣……治不得本,更遑论大同?涕泪纵横,不知所云,还请陛下不要怪罪。”
    老人落泪,其余几人也都长叹一声,这东西本不该是在天佑殿里提的,没人真的以为朝廷的目的想着要达成大同之治,可今日李芝远一说,终究还是触动了这些人年轻时候的一些理想,不免同悲。
    武德宫那群不怎么学儒的人给这些人带来的压力太大了,也给天下的想法带来了太多思索。
    李淦跟着叹了口气,亲自起身拉起了跪在那的李芝远,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半晌,才道:“既无治本之法,那就先请诸卿努力以治标,总比不治要强。或许后世有人能想到如何达成大同之治,亦未可知。然若神州陆沉,天下倾覆,只怕连以待后来人的机会都没了。”
    “朕亦知,白云航之疏,治标不治本。可既无治本之法,那也只有试行了。至于卿所言这增加的亩税最终还是会转嫁到贫民身上,朕也只能说,待国库有钱,日后再有灾荒,多加救济就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