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新顺1730 > 第一二零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

第一二零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1/3)

    青州兵三个字太过骇人。
    刘钰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叩头也不是,叩头的话,那不是说明心里有鬼?
    不叩头也不是,青州兵的老大干过啥,《三国演义》如今遍地都是,这三字实在有点沉重。
    李淦似乎就想要这个效果,等了好半天的沉默后,才笑道:“卿勿怕。曹孟德者,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若其君非灵帝少帝,而是汉武、唐宗,岂非能臣而封侯乎?”
    “爱卿会练兵,懂攻城,也会收士卒之心。若逢乱世,兵强马壮者为天子时,难道可以做个忠臣吗?难道卿以为,朕这天下不是治世吗?”
    刘钰赶忙道:“陛下雄心,臣方知矣。若以《公羊》三世之论,如今蒙古臣服而进爵、西洋诸夷开化,实乃‘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大小若一’之兆。此太平世将近也,又岂只是治世?”
    以公羊学派的划分法,历史可以分为“衰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种。
    衰乱世,特指诸夏尚未统一的时候,那时候也就没什么夷狄内外之分。
    一旦统一,便开始了升平世。
    诸夏和夷狄有了划分,所以要保天下、尊王攘夷,严防夷夏之分。
    等到了太平世,到时候夷狄开化,也有了礼义和文明,天下远近大小若一。
    既然微言大义,那么最后一个“太平世”就可以有很多种解释。
    说如今西洋诸国已经开化,有了制度,有了礼义,也可以说天下远近大小若一。
    这个礼义,可以说列国都行儒家礼教,也可以有另一种解释。
    比如皇帝让刘钰读的《张骞李广利列传》里的原话: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俗】。
    安息刘钰不确定,但大夏、大宛应该是希腊化的国度,既然说这样的国度【颇与中国同俗】,那显然不是说大夏用的儒家。
    而是说从纯粹的制度、文明的角度看,这也算是开化了,有礼义了。
    用上这种解释,就可以说如今西洋诸国也【颇与中国同俗】。
    加上地球的概念已经传播,天下到底有多大已经知晓,这显然可以称之为“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大小若一”的太平世。
    只不过没有了真正的世界的“天子”,但中国完全可以做“礼义”的维护者,以文明的名义去教化野蛮。
    谁野蛮?
    当然是没开化的、战斗力不强的土著了。
    公羊学说的三世之说,既可以被后世魔改为变法的根据,也可以魔改为“殖民主义是文明教化野蛮”的歪说。
    当然,前提是大顺有资格去殖民别人,而不是被别人殖民。
    大顺此时肯定没能力平定诸列强,那就不如主动加入,作为一个有礼义的诸侯,去制定新时代的法则。
    大不了五霸制礼,重回春秋。
    至于将来的礼和义,到底是谁定义,还是要看实力。
    刘钰是借着皇帝的话头说到了此时是太平世的开端,也是借此给了皇帝一个将来辩经的方向:蛮夷的定义,日后到底该怎么定义?
    以《张骞传》里的描述,那些【颇与中国同俗】的安息、大夏,乃至大秦罗马等国,到底算不算蛮夷?
    换言之,如今的法、英等国,算不算蛮夷?
    这等辩经的事,刘钰暂时不想掺和,只是借机引个线索罢了。
    皇帝也是没想到刘钰会从这里面找说法,心下暗暗赞一句这破题之处选的好。
    又听刘钰一说,笑道:“看来朕与你的书,你是真的读了。张博望传,大有说法。依你所言,如今倒是大争之世,列国纷争,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大小若一。若真是太平世,只怕不太平。依你看,七雄相争时候,算太平世吗?”
    刘钰谨慎道:“算。因为当时的天下,西不知有西域身毒、东不知有日本。故而七雄相争,则各有爵位,远近大小若一,终归于一,天下太平。”
    “自汉后,天下更大了一分,乃至有匈奴、西域、鲜卑东胡。随着天下变大,这又倒退回了升平世。要保礼义之邦而击夷狄蛮俗。”
    “待至明末我朝兴起,传教士西来,天下又大了一分,这一次不可能再变大了。我朝自非夷狄,西洋诸国也有礼义,风俗颇与中国同,这之外的便是夷狄。”
    “列国当如周封建殖民,以文明对抗野蛮,占土教化。”
    “及至天下已分,无可再夺,那必又是七雄之乱。胜者为秦,一四海而同文轨,此方为太平世之末。”
    “大争之世,有进无退。地球就这么大,天下也已经注定不过千万里,若败……则三晋之布币终为秦半两;楚之鸟虫终为秦小篆;齐之稷下宫终没于秦之法。”
    “臣是故夙夜忧叹,或有人以为此‘杞人忧天’。然不笑不足以道。臣观西洋诸国,灭国无数,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为人师表(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