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新顺1730 > 终章 九三年(十六)

终章 九三年(十六)(2/4)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这个“土地是财富之母”的时代,农业结余才是市场扩大的唯一可能。
    人,实在没衣服穿,实在没鞋子穿,还可以去河边草荡里薅一把芦苇子毛,用芦苇子毛做鞋,这在此时的一些地区非常的常见。
    而人要是没有东西吃,那是万万不行的。一切为了吃饭、一切先要吃饱,这就是个此时最大的道理。
    吃饭吃饱,无非两种办法呗。
    要么,技术进步。水利设施跟上、化肥搓出来、良种弄出来,亩产800斤小麦算歉收。
    要么,扩大种植面积、扩大耕地面积。北美、西域、澳洲、东北、南洋,垦起来。
    前者是未来的解决方案。
    后者则是现状下,最不扯犊子的、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
    而现在的交通状况、运输能力,谈什么“在北美搞大种植园、进口粮食、人均达到饱腹线”之类的想法,那就纯粹是不食人间烟火,或者认为粮食是可以通过虫洞直接运输到各地的。
    其实这就是个比较的问题。
    现在,相对来说。
    是搓出来化肥容易?还是去扩大耕地面积容易?
    显然,后者。
    那么,扩大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上升了。
    是让没长腿的粮食跑到全国各地容易?还是让长了腿的人去可以种粮食的地方容易?
    显然,后者。
    当然,实际上,这些问题,哪个都不容易。
    但就算不容易,那也得分个三六九等,得分个“现在使使劲儿可以做到”和“使劲也没有用至少二三十年做不到”的。
    人均耕地面积上升,对大顺而言好处是巨大的。
    资本需要市场,人均资源多,市场才大。
    问题就在于,资本是逐利的,短视的,无序的。
    你跟资本说,你把资本啊,用在迁民上。将来市场扩大了,你的东西不也卖的更多吗?
    然而资本不是一个人。
    所以,甲觉得,哎,此利国利我之大计,我出钱,移民。
    乙则觉得,甲这个傻吊,把资本用在移民上,老子正好把钱用在产业扩张上,还省的你和我竞争了呢。
    所以,解决方案,无非两种。
    一种,是刘玉一开始做的那样,迁民这件事,让资本有利可图。比如说,南洋开发种米种甘蔗、北美挖金子、松辽以北种黄豆。
    如果不能有利可图,那就把条件都被备齐了:缺铁路?修;有印度糖竞争?灭……
    另一种,就是让资本屈服于人的意志,使人可以操控资本,逆“水之向下”的自然法则而动。
    比如说,把社会上的资本、力量,都组织起来,强行完成移民过程。
    而这,又绕回了“中国”和“华人”的问题。
    如果让华人在环太平洋地区具备优势,那其实现在做不做都没啥意义了。人口基数已经到了,就算大顺现在瞬间崩了,南洋北美各地的华人也扛得住、守得住。
    而问题是,如果把河南、陕西、湖北、湖南、江西、甘肃等地的人,也看成人,也考虑他们的未来。
    那么,前一条路显然不现实。
    人要出生,人口基数在这摆着,天花之类的疾病已经可以预防,一年怎么也得移个人口的1,才能基本维系人均三四亩地不变小,这是此时大约的人口增长率。
    放在之前清教徒被驱逐到北美时候的英国,1,也就一年三五万人。问题不大,哪怕是全抓进债务监狱,官船去送,也送得起。
    而放在大顺,1,在这等人口基数下,什么概念?
    350万。
    大顺现在就算拼了命发展工商业,一年能吸纳350万人口从事工商业吗?
    历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到末期,全世界的工业人口加起来,一共几个人?
    所以说,迁民,每年不照着500万迁,基本解决不了大顺内部的人均资源不足的问题。
    而一年进行500万人口级别的迁徙,尤其是在这个火轮船刚兴的时代……怎么说呢,这就挺吓人的。
    就这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能组织起每年几百万人规模的、跨越三五千里的迁徙,那能把世界上的其余国家吓尿了。
    只靠资本的逐利性,通过把人异化成产生剩余价值的某种货物,亦即刘玉之前的政策,肯定不行。
    因为剩余价值是在生产中发生、在流通中实现的。
    每年500万人被异化,那么得多大的市场才能实现这种流通?
    你哪怕说,反动到恢复奴隶制呢。问题是,就算反动到恢复了奴隶制,你弄一群人去美洲西海岸干种植园,种啥?卖给谁?还是说这人有什么怪癖,就喜欢棉花粮食堆积在仓库里,看着就感觉爽,而不是想要变成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为人师表(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