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乾隆四十八年 > 第六百三十一章 李大春的意外之喜

第六百三十一章 李大春的意外之喜(3/3)

告诉嫩,北海军的老爷们就没有过年封印的规矩。”
    有了这话,第二天天刚亮李大春就背着包袱来了,而且来的还不止他一个,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ter>是二十几个。这些人推着几辆独轮车,此外个别人还带着棍棒。
    杨二堂起初还挺兴奋,以为这些人都是要去当兵的。心说这顿拳头没白挨,居然能发一注大财,谁知跟李大春问过才知道,原来这些村民是打算跟戏班结伴同行,去县城拉赈粮的。
    “嫩现在才去领粮食?明儿都年三十了!”
    一众村民听了杨二堂的话,都没吱声,而是七手八脚的帮着戏班把东西装马车上,好赶紧上路。
    清代登州府的耕地情况非常差,时人形容为“无五十里之平壤”,属于山东缺粮最严重的地区。丰收年景粮食都不够糊口,更不要说遇到灾荒。乾隆时期随着人口增长,粮食需求愈发突出,每年都要走海贸从奉天输入几十万石粮食,一旦粮船不能按时赶到,立刻就会米物短缺,粮价上涨。
    基本上从乾隆五十二年起,随着满清在东北用兵规模的扩大,奉天产的粮食大部分都送往了吉林乌拉前线,所以登州府的粮食便只能从江南输入。问题是江南不产高粱,只有大米,登州的老百姓根本吃不惯;另外大米比高粱贵,于是这几年农民吃不饱已经成了常态。
    北海军占领登州四县后,陆路和海贸就都断了。刘墉意在通过此举,让北海镇赶紧把人装船运走,然后麻利儿滚蛋。
    然而满清的算盘显然打错了,北海镇对此早有准备。要知道宁海州北部的龙门港乃是后世的世界四大不冻港之一,从1793年10月到1794年1月,民政在海军的全力配合下,陆续从北海镇调运了数万吨小麦。
    当初因为李弼的提议,孔绍安便决定通过“审户”的方式,向城镇和乡村贫困户发放赈票,老百姓可以凭票到县城领粮。为了防止李弼所说的“需索和勒价”行为,四县军管没有使用满清时代的胥吏,而是派出工作队下乡,按照“先远后近”的原则开展审户。
    垂柳村的审户工作早在十一月底就完成了,可村民们拿了赈票谁都没敢动。要知道以前在满清的治下,领赈票要花一笔钱,拿了赈票领粮还得花一笔钱,否则一粒粮食都拿不到。虽说工作队在发赈票的时候没要钱,而且也说了领粮一样不用给钱,可这些乡下的老百姓哪敢信啊,他们在这上面吃亏吃的太多了!
    谁不知道自古官府从来都是一个吊样,谁要相信那才是傻子呢!
    就这么拖了好些天,眼瞅着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垂柳村好多家已经要断粮,再不去领赈济,这年都没法过了。于是村中各家咬牙凑了半吊钱,又管村里的地主借了两吊,这才敢动身。至于跟戏班搭伴去宁海州,主要就是担心遇着劫道的。
    后世关于明清时代山东的盗贼,最耳熟能详的就是“响马”。之所以有这个称呼,是因为这些人在发动劫掠之前,会先射出一支装有哨子的响箭。不过山东的响马一般都集中在商贾繁忙的临清、济宁之地,胶东地区则是流窜作案的“老瓜贼”。
    明清时代管打拳卖艺、跑解马的统称“瓜子”,相对于只劫财不杀人的响马,老瓜贼可狠多了,不光劫货,还杀人。这帮家伙专好扮做客商乞丐,混入往来行旅,动手之地都是在偏远荒村。
    满清经历了康雍乾三代,一直将治理北方五省的“老瓜贼”视为安民要务,也组建了比较完善的缉捕体系。可随着北海军夺取胶东四县,双方一进一退之际,民间治安便有了真空地带,已经销声敛迹的“老瓜贼”又冒了出来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