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五百一十一章:收拾手尾与祭台

第五百一十一章:收拾手尾与祭台(3/3)

一下,急行军赶到宣府城内,再行驻扎。
    但是,却被无情的拒绝了。
    于是,错失良机,当夜土木堡便被也先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ter>大军包围,再想走已经迟了。
    九月的土木堡,已经临近冬日了。
    太阳高高的悬在天上,却感觉不到丝毫的温暖,北风呼呼的刮,想刀子一样刮得人脸上生疼。
    时间能够埋葬一切痕迹。
    短短一年的时间,土木堡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也只有宁静!
    那一场惨烈的大战,给了太多人永远抹不掉的印象。
    无论是普通的百姓,还是巡逻的官军,乃至走南闯北的商人,在走过土木堡时,都会下意识的绕行。
    没有人说得清楚这是为什么,或许,仅仅是因为,虽然这片土地上,已经看不出血战的痕迹。
    但是,夜晚嚎哭的风声,总像是在诉说着什么。
    于是,在足足一年多之后,这片土地的平静重新被打破。
    从天色熹微,刚刚破晓的时候,就有一大队官军,携带着各式各样的祭品和用具,开始无声的布置起来。
    没有人刻意去指挥,但是,所有的人都默契的不发一言,井然有序,似乎在来到这片土地的时候,就感受到一股浓浓的悲拗之意。
    待天色渐明,朝阳初升。
    在土木堡的最高处,也是曾经明军大营的中心,中军大帐的位置,筑起了一座高高的祭台。
    祭台并不繁复,但是却十分齐整,围绕着整个祭台,是一杆杆或破旧,或被血染红的军旗,随风招展,飘摇在天光之中。
    那是战死在土木的官军,代表的旗帜。
    在土木之役后,即便是千头万绪,局势殆危,朱祁钰依旧第一时间,命令周边的关隘收拢散落在土木堡的每一杆军旗。
    大明没有办法把他们每个人带回家,但是,可以将他们的旗号,送回京师!
    时隔一年,旌旗仍在,无数将士已成枯骨。
    祭坛的正下方,站着三个人,迎着初升的朝阳,默默地注视着旁边忙碌的军士们。
    其中一人身着蟒服,自然便是东厂提督太监舒良。
    但是,在这个场合,舒良却没有站在主位,甚至,都没有站在左侧这个地位稍高的位置,而是屈居在右侧。
    站在舒良旁边的人,虽白发苍苍,但是却难掩虎将本色,背脊挺直,立如青松,身披一身略显陈旧的盔甲,腰间悬着一柄长剑,样式古朴,但是只消看过一眼,便能惊觉其中的煞气。
    这是一柄以血染,以命铸的战场杀伐之剑。
    京营提督大臣左军都督府都督昌平侯杨洪!
    同时,也是前任的宣府总兵官,曾经令瓦剌和鞑靼闻风丧胆的“杨王”!
    原本应该在京城执掌京营大权的他,竟然在此刻,出现在了土木堡。
    阳光洒在杨洪苍老的脸上,他就这么站着,按剑而立,望着招展的一杆杆军旗,脸色无比的复杂。
    但,即便以杨洪的地位,也并没有站在主位上。
    真正站在主位上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久违了的,少保兵部尚书总督两边军务大臣……
    于谦!
    今天的于谦,和往日格外的不同,最特殊的,就是他穿上了一件和舒良相似的大红色织金蟒袍。
    与此同时,他的腰上,同样悬了一柄华丽的仪剑。
    这件蟒袍和仪剑,皆是天子所赐!
    这也是朝中众臣,一直对于谦羡慕嫉妒恨的原因之一。
    但是于谦性格低调,这御赐的蟒袍剑器,他一次也没有用过,都是恭恭敬敬的供奉在府中。
    可这一次,在接到舒良传来的旨意之后,他却命人连夜将蟒袍和长剑送过来。
    不为别的,只因为,这些埋骨此处的英灵们,值得他用最高的礼节,来表达自己的敬意。
    战有败者,为将帅之过!
    为国死战之人,当受敬重!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高高的升起,负责布置的官军将士,在布置好祭台之后,便一层层的围绕着祭台列队,面容肃穆。
    终于,沉寂了整整一年的土木堡,再次出现了声音。
    说话的人是于谦,他的口气冷静,但是却难掩失望之意,道。
    “舒公公,时间差不多了,开始吧……”
    舒良没有说话,只是抬起手,指了指远处腾起的烟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