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四百六十九章:常怀谨慎之心

第四百六十九章:常怀谨慎之心(1/2)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的下,武英殿中沉寂了片刻,众人都被天子的一番话打了个措手不及。
    一时之间,众臣都望着白发苍苍的胡老尚书,却见他老人家的神色也十分古怪。
    正在众人疑惑之时,胡濙拱了拱手,开口道。
    “陛下,太上皇归朝虽是朝野上下,万民所向,陛下亲亲尊让之谊,臣等亦叹服不已,但是,土木一役,官军将士死伤无算,迎归之礼如此隆重,恐上皇心中不安。”
    “且,方才陛下所述仪典,繁琐复杂已近登基之仪,单因上皇归京,操持如此繁复的仪典,恐靡耗太甚,礼部也未必来得及准备,故此,臣请陛下三思。”
    老尚书虽然上了年纪,平时在朝上一副懒洋洋的样子,但是实际上,凡是经过他手的政务,都处理的雷厉风行,丝毫都不拖泥带水。
    但是这一次,胡濙显得也十分谨慎,这一番话,说说停停,似乎时时刻刻都在斟酌措辞。
    一番话说完,在场众人都回过味来了。
    要说还得是专业人士,一眼就看出了关键。
    祭告天地,入拜祖庙,御奉天殿受百官朝贺,颁行大诏,昭告天下,再拜圣母皇太后……
    这一套礼制,可不就是登基大典的流程。
    相较于这个意义,太上皇兵败而归,却被如此隆重的迎接,带来的小小尴尬,都得往后排。
    可是,天子的登基大典,早就已经举行过了。
    如今再折腾这么一次,又是为了什么?
    在场的大臣虽然对礼制不甚熟悉,但是经过胡濙这么一提醒,答案几乎就要呼之欲出了。
    禅位仪典!
    作为同样涉及到皇位传承的仪典,登基大典和禅位大典的流程十分极为相似。
    只不过,主祭仪典的人从一个变成了两个,登基诏书变成了禅位诏书而已。
    再回想一下刚刚天子所说的话。
    “……朕与上皇同御奉天殿,颁行大赦天下诏书……”
    毋庸置疑,大赦天下的诏书,肯定是天子颁布的,这种事情,轮不着一个已经退位的太上皇来做。
    那么,非要拉着太上皇去奉天殿做什么?
    要说群臣朝拜,京郊出迎,祭告天地,这个流程当中,朝拜了不知多少次了。
    不是接受朝拜,也不是去颁大赦天下诏,那要做什么?
    做泥塑木雕吗?别开玩笑了!
    去了就得有去的意义。
    想想当时的场景,皇帝和太上皇,兄弟俩一起坐在御座上,底下是文武群臣。
    天子在上头颁了大赦天下的诏书,太上皇就干看着,不说点什么?自然不会。
    到了那个场景下,就得有该有的觉悟。
    奉天殿,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去的。
    那是天子正殿!
    太上皇在礼制名分上,都要压过皇帝一头,但是唯独一点是皇帝独有的权力。
    那就是理政治国的权力,一旦退位,就相当于让渡出了这份权力。
    虽然理论上来说,太上皇仍能参与政事,但是已经失去了言出法随的效果。
    奉天殿象征的就是这份权力,除了天子之外,所有人都是没有权力启用奉天殿的。
    现如今,天子要和太上皇同御奉天殿,已经不是礼遇这么简单了。
    这是在试探,或者说是在逼太上皇表态。
    如果太上皇就这么堂而皇之的重新坐上奉天殿的御座,哪怕从头到尾一言不发,接踵而来的,一定是科道御史的弹劾奏章。
    这是僭越!
    礼制上而言,太上皇全称是太上皇帝,所以说是退位其实不恰当,更合适的说法,应该是受太上皇帝尊号。
    所以,一应的御制之物,皇帝能用的,太上皇也能用。
    但是唯独奉天殿,是专属于皇帝的。
    太上皇即便要参理政事,也决不能启用奉天殿,这同样也是礼制。
    所以说,太上皇要么不进奉天殿,但凡进了,就得当着群臣的面,将名分的问题彻底的说清楚。
    想通了这些,再看天子温和的笑容,几位老大人不约而同的加了几分谨慎。
    同时,觉得天子在开玩笑的想法,也随之烟消云散。
    而对于胡濙委婉的反对,天子的态度是……
    “花销是户部的事,不必礼部费心,使团刚刚出京,到达瓦剌,谈判细节,再到做好一应的准备,将上皇迎归,少说也要两三个月的时间。”
    “当初朕的登基大典,礼部没用一个月就备齐了一切,现如今上皇归期还有这么久,怎么就准备不好了?”
    看着天子怫然不悦的神色,胡濙有些恍惚。
    这场面怎么似曾相识?
    不过年纪大了,一时之间感觉自己有点想不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为人师表(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