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手黑心狠,探清楚了天子的心意,是为了充裕国库,沈尚书的胆子就大了起来。
于是,原本天子答应给出的正常二倍补银,最终直接翻了一番,变成了四倍。
这个价格,几乎已经接近沈尚书心中预估的,在互市当中最终成功交易的价格的。
当然,附加的条件就是,盐,茶这两项并不再重复征纳商税,八税一的货物由四项变为两项。
且皇店可以预先支取盐,茶,先行贩卖,然后在每年的六月,以整年为维度统一向户部结算。
但是即便如此,户部也是赚的盆满钵满。
因为按照这个价格,那么互市当中的盐,茶两项,虽然是皇店在贩卖,却几乎和户部直营没有任何区别。
几乎九成五的利润,都落到了户部的手里,皇店不仅赚不到什么,说不定还要往里贴一小部分银子。
沈尚书提的时候胆战心惊,但是没曾想,这漫天要价,天子竟不曾落地还钱,直接就答应了下来,着实是让沈尚书惊喜的很。
待得沈翼离开之后,朱祁钰微微阖上眸子,闭目养神。
半晌,一直在旁侍奉的舒良终于经不住其他内侍的眼神,大着胆子,趁上前换新茶水的空档,小心翼翼的问道。
“皇爷,这沈尚书,未免也有些太过得寸进尺了,您都把互市的税率提的这么高了,他竟还要将盐引和茶引的价格也翻倍……”
三万盐引,一万茶引,原本的价格就是二十多万两,这下翻了四倍,光这两项,户部的收入就能直逼百万。
草原部族就算是贵族很多,但是交易也毕竟有限度,就算按照一年的交易额四百万两算。
那么皇店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各项折算下来,也得一百五十万两左右。
单盐,茶两项,户部就稳稳拿走近百万两,再加上其他各项货物的商税收入,怎么也得三四十万两。
相当于户部什么都不干,就能拿到一百四十万两左右。
反而是皇店,忙活来忙活去,就只能拿到一百万两出头,大头都被户部拿了去。
朱祁钰睁开眼睛,没去看舒良,却将目光落到一旁低着头的王诚身上。
这话看似是舒良问的,但是实际上,真正不满的,只怕是王诚这个皇店的掌事人。
这些宦官虽然是天子家奴,但是不代表他们内心当中会没有自己的想法。
他将皇店的一大部分收入,都让给了户部,虽然他们不敢反对,但是心里有怨言是肯定的。
这点怨气存在心里,他们不会真的敢阻碍什么,但是真正和户部配合的时候,出现一些摩擦却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沉吟片刻,朱祁钰还是悠悠的道。
“舒良,王诚,你们是不是觉得,朕在面对户部的时候,太过退让了,明明出力的全是皇店,但是最终的获利,户部却拿走了大头,觉得不公?”
俩人立刻跪了下来,舒良倒还从容几分,但是王诚却一脸惶恐,道。
“奴婢不敢质疑皇爷的决定,眼下国库空虚,皇爷心怀万民,开互市也是为了丰裕国库,奴婢蒙皇爷爱重,代为执掌皇店,也算是能为社稷略尽绵薄之力,岂敢有所怨言。”
朱祁钰笑了笑,这话说的冠冕堂皇,但是从反面来看。
王诚就是觉得,户部不该拿这么多,只不过天子为国家社稷着想,故意让出去了而已。
虽然道理的确是这么个道理,但是却不能让他们这么想。
王诚和舒良,都是他的心腹。
他们一个执掌东厂,一个执掌皇店,都算是内宦当中有头有脸的人物,和户部要是生了嫌隙,也是一桩麻烦事。
需要特别注意一下的是,东厂的设立,并不在朝廷的体制之内。
严格意义上来说,东厂,包括以后朱祁钰的大侄子设立的西厂,都算是内廷的分支衙门。
因此上,东厂的经费来源和锦衣卫也不一样。
锦衣卫属于军队的一支,俸禄经费来自于京卫指挥使司。
东厂则不一样,它和内廷的其他衙门一样,一应花用都是直接从内库拨出。
所以,内库的收入,和舒良这个东厂提督,也算是息息相关。
沉吟片刻,朱祁钰摆了摆手,示意二人起身,开口问道。
“你们觉得,这互市当中,最难,花费最多的,应该是哪个环节?”
舒良和王诚没有说话,只是抬头疑惑的望着天子。
朱祁钰也没指着他们回答,直接便给出了答案。
“民间的商人都清楚,要做成一桩生意,最大的成本,并非是购买货物的本钱,也不是贩卖运输的人力物力。”
“这做生意最大的成本,其实是各层衙门的盘剥,以及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