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一百一十六章:杀气腾腾

第一百一十六章:杀气腾腾(1/2)

    实话实说,朱祁钰有点头疼。
    有了前世的殷鉴在前,他并不想再让于谦一肩挑那么多的事情。
    力挽天倾之功听起来好听,但是实际上对于臣下来说,并不是好事。
    如今的朝中,资历深地位高的大臣不多,但是也是有的。
    吏部尚书王直,礼部尚书胡濙,哪个不是数朝老臣。
    面对这种情况,他们个个都不出头,偏把一个刚刚从侍郎提拔上来的于谦推出来,真的是他们能力不足吗?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害怕指挥失当,清名尽毁,另一方面,只怕也有担心功高震主的成分。
    前世的时候,朱祁钰之所以如此信重于谦。
    除了因为对他的人品能力信任之外,其实也有几分不得已。
    毕竟当时的情况,京师群臣惶惶然无措,只有于谦一个人站了出来,力主死战,带头倡议另立新君。
    之后他提督京师内外防务,改团营,定边策,一纸令谕,各地守将无论官职大小,无有不从。
    硬生生凭着京师内不到十万的老弱官军,击退了也先的大军,保下了京师。
    这份功劳天下皆知,若不重用,是怎么都说不过去的。
    所谓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功劳太甚,并非是什么好事。
    所以南宫复辟之后,朱祁镇要杀人,头一个选的就是于谦。
    不因为别的,就因为他太出头了,不杀他,朱祁镇根本坐不稳龙椅。
    反倒是一直默默无闻的王直等人,安安稳稳的风光致仕。
    身在朝局,明哲保身,才是安稳之道。
    当然,朱祁钰心里明白,于谦并非不知道自己的处境。
    以他的智谋,站出来主持大局的时候,就定然能够意识到未来可能遇到的局面。
    即便没有南宫复辟杀他,他也有很大可能难得善终,毕竟自古以来,功高者震主。
    但是话说回来,他这种人,心存一念,生死不避,即便知道,也依然会站出来。
    而这一世,朱祁钰为了打赢北京保卫战,依旧启用了于谦,但是他却不想让于谦太出风头。
    只不过……
    这帮勋戚也太不顶事儿了!
    赵荣的主张就是笑话。
    前世的时候,朱祁钰将京师防卫交给了于谦,但是也觉得,至少在打仗方面勋戚更在行,所以听了他们的,分兵到各隘口。
    结果刚一分散,没过多久,也先就立刻大军压了上来,主攻的方向,就是紫荆,龙门,白羊等几个紧要的关隘。
    那些小隘口是安稳了,但是也先大军进犯,难以迅速整合兵力。
    这几个紧要的关口,在强攻之下纷纷崩溃,也先大军长驱直入,直抵京城!
    所以这个时候分兵,才是真正的找死!
    拧着眉头,朱祁钰没有开口评论他二人的主张,而是张口对一旁的陈懋问道。
    “宁阳侯,你曾镇守边境多年,对瓦剌知之甚深,边防之策,想必陈侯能有不同看法?”
    老侯爷在旁边早听不下去了!
    他回来的头一件事情,就是把土木之变后所有的军报翻了一遍,自然能够察觉到,也先的所图甚大。
    从判断方向上来说,他和于谦是一样的。
    慈不掌兵!
    也先派遣游骑骚扰,固然让守将的日子十分难过,但是因此而打乱自己的边防布置,才是不智之事。
    这些小关隘,瓦剌并不是真的需要。
    关内的关隘太多太密,打下来一个,要不了多久孙安的增援大军赶到,立刻就会收回来。
    除了那几个紧要的隘口,其他的瓦剌打下来没有意义。
    所以他们不断骚扰,打下来一个就烧杀掳掠,然后退走,就是在逼迫大明分兵驻守。
    但是这个时候分兵,无异于拆东墙补西墙。
    老侯爷敢打赌,只要大明前脚分兵,后脚也先的主力部队,立马就会扑上来。
    到时候回防不及,单一隘口的兵力难以抵抗也先的主力强攻,紫荆,居庸等几个紧要之地被攻下,才是真正的祸患。
    说到底,还是土木之役带来的后果,要是没有土木之役,大明还有二十余万大军可供调动,哪会遇到这种困境。
    头前一个啥也不懂的郭晟,已经够让老侯爷憋闷了。
    这个赵荣看着有点用,实际上还是个草包!
    陈懋黑着脸,起身行了一礼,道。
    “陛下,分兵之事断不可行,但是边将无力守城,必将人心动荡,亦不是长久之计,此刻我大军需要的,不单单是增兵驻守,更重要的,是一场大胜!”
    “故而以老臣之见,孙安所率三万大军,不必分兵,大可选骁勇之将,率五千偏师,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突袭瓦剌部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