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吉卦 > 第四四九章 谢四添妆之喜(大结局)

第四四九章 谢四添妆之喜(大结局)(2/3)

向着前头聚拢在一起的太子妃与文瑞县主那头望去。

    京中喜宴众多,不过有不成文的规定一样,未成亲的小娘子们会有一拨自己圈子聊体己话,已经成亲的夫人,那圈子便更多了。

    太子妃所在的圈子,像林三娘子这般的,日后即便她成了亲,也不一定能与太子妃有何种交集。

    众人见太子妃那头似乎聊得正欢快,有人低声不解道:“你们说,文瑞县主怎么就肯下嫁给那刘尚书家呢?刘大郎可是连个进士都没有呀!”

    一小娘子不以为意道:“那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刘家大郎虽无功名在身,但刘家也是书香门第,倒也不算刘家有多高攀文瑞县主。”

    “太子亲自替刘家大郎保的媒,长公主能说一个不字?”有知情者悄悄道,“长公主自从在景王府规劝景王回来之后,一直未出过府,据说,长公主是被太子下令不能出的府!只怕长公主都要怕死太子殿下了罢!”

    “诶诶!”对皇家秘事,众人都是兴奋与格外关注的,这会儿已经坐在一道挑起了开头,自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郑二娘子,景王到底是怎么死的?真的是景王不耻容家谋反,然后在长公主面前自刎谢罪的?”

    “这事儿,皇上都说是了,谁还能说不是?”郑二娘子怕惹祸上身,摆手结束此话题道,“你敢说景王不是自刎而死的?”

    “那安王的佟侧妃呢,她到底是怎么死的?”又人问林三娘子,“她真的是在狩猎场被反贼所杀么?如果是真的,佟相又为何要引咎辞官?”

    “对呀,那次狩猎,据我姑母说,太子妃亦出了营帐还有皇后娘娘,她们未有事,为何独独佟侧妃便死了?”

    众人眼中闪着熊熊的八卦之光,不过人已经死了,在场的人也没有人知晓佟大娘子到底是怎么死的,聊来聊去,只好再转回文瑞县主身上。

    文瑞县主今年已十八,上次皇帝五十寿宴,各国使者前来贺寿的同时,也有想与大昭和亲的,但最后,却是下嫁了刘大郎,真是惊掉京中众人的下巴。

    正说着,郑二娘子一抬首,瞧见了姗姗来迟的陈三娘子。

    “三娘子!”郑二娘子连忙迎上去,“你怎么来的这般晚!”

    有小娘子瞧见她衣裳的还是去年时兴的样式,用帕子掩了嘴,低声笑道:“只怕是不舍得送谢四娘子添妆礼,这才来晚了罢。”

    “你小心一些,她爹如今是内阁大臣太子眼前的大红人,仔细被听到,掌了你的嘴。”

    陈五娘子正是陈德育的第二个女儿,陈府三姑娘,京中寒门出身的大人物,陈德育要算一个。

    相比季府的寒门,陈府那可是实打实的穷!

    陈府老爷子本是个田间农汉,一共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自小爱读书,每日就算要走半个时辰蹲在墙角去偷听一回夫子讲课,也是每日都风雨无阻。

    老爷子见儿子求学若渴,二儿子也知哥哥会读书,便主动帮起田间农活,让哥哥去私塾学习。

    陈大人一连考了三次,到二十好几考中进士,其中运气有,努力更是有,他高中前,家中让他娶了发妻,发妻也给他生下一男一女,陈德育高中之后将一家人都接到京中,要说陈大人为官这么久,家中还是一穷二白,也跟他的性子有关系,该是自己的一分不让,不该是自己的一分不拿。

    为官这么久,除了俸禄,那是什么礼都没有收过!

    穷,那是用脚趾头都想到的事儿。

    早些年,陈府大娘子出阁,嫁到了陕北,陈夫人把攒了几年的俸禄钱,凑了一千八百两,给她做了嫁妆。

    一千八百两,那都是掏空陈府家底了的。

    如今府中还剩了二娘子与三娘子,陈大人在大理寺这么久自知自家弟弟没有文学才干,只替嫡亲弟弟谋了顺天府一个衙差的职务,因陈府实在穷又不想低嫁,这二娘子也是过了十八还待字闺中。

    三娘子甚少出席京中高门的什么花宴文会,此刻见众多小娘子全数向自己望了过来,面上虽镇定如昔的走着,心中早已紧张的不行。

    谢四在季云流那边正陪客,听丫鬟说陈三娘子来了,笑着站起来,向众人说了几句告罪的话语,直往陈三娘子而去。

    “苗苗,真是对不住,我该去二门迎你的。”谢四见了人,亲亲切切搭上她的手,开口便如实告罪道,“因为太子妃娘娘与文瑞县主都来了,我只好先来招呼了她们。”

    谢四与陈三是手帕交,两个人皆是喜静不喜热闹的因而一见如故,每次花会都凑在了一起,不过,谢四因嫡亲哥哥中了状元又被皇帝指亲给锦王要成为皇家王妃关系,这一年亦是学会了些圆滑的人情世故。

    陈三连忙接上道:“是我来的太晚了,我得向你说对不住才是,今日你这儿这么多贵客,你莫要担心我,你去忙你的。”

    她以为来的晚一些,能避过一些贵客……陈三娘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