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修”。吸血鬼之死
为了斩草除根,就必须用木桩刺穿吸血鬼的心脏。在俄罗斯是用山杨木,这种木料是用来制作十字架的。其他国家则多半用山渣树木,让人联想起耶稣受难时所戴的荆冠。至於在南斯拉夫的达尔马提亚(dalnia)的人。倒是用由牧师祝福过的匕首。
罗马尼亚人把这种仪式称为“大修”(grandereparation),要在拂晓时分进行。主持仪式的人必须用木桩一下子刺中心脏,否则吸血鬼可能复活。如果体没有化成飞灰,就用掘墓的铲子砍掉脑袋。再把体烧成灰後随风飞扬;要不然就把体掩埋在两条路的交叉口上。
迷信是否已经结束
18世纪末,在德国和法国的大学和文艺沙龙里。吸血鬼迷信仍是重要话题。不过,昔日让人伤脑筋的超自然事件,现在却变得罕见了。启蒙运动带来的实证主义观点,在欧洲最偏僻的地区也逐渐普及开来。瘟疫大流行的时代过去後,吸血鬼迷信也渐渐退烧。19世纪仍有关吸血鬼的记载,但已不若以往受人瞩目。欧洲工业化之後,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改变,旧时的迷信都渐渐消失。然而在喀尔巴阡山一带,吸血鬼的迷信今天依然存在。
启蒙运动鼓吹科学精神和理性思想,消弭了有关吸血鬼的传闻,却未能阻止人在想像世界中赋与它各种面貌。为了反对无处不在的唯物实证主义,为了对往昔神奇美妙的事物一抒怀旧之情,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一起,吸血鬼传说很快就死灰复燃。早在1748年,有个叫奥森费尔德(ossenfelder)的德国人,就写了一首短诗,预示吸血鬼即将透过文学而复活。
………………
吸血鬼资料
从阴森墓穴返回阳间吸食活人鲜血的死。
堕入地狱却逃避末日审判的附身怪物。
窃取无辜男女生命泉源的无情猎人。
高贵优美苍白孤独的暗夜诗人。
满腔愤懑不愿安息的复仇怨灵。
关於吸血鬼的种种传说,远从时间的开端便已广为流传-一种附身於人躯血肉的不死恶魔,从坟地生出的嗜血活。不论是吸血伯爵的故乡,东欧的匈牙利;组成复杂的亚洲小龙香港,笼罩神秘色彩的印度新德里,甚至远渡重洋之後、充满未知与希望的新大陆,全世界的人们都经历过这种让人毛骨悚然却又难以抗拒的恐惧。吸血鬼无孔不入地出现在文学作品、影视节目、衣着娱乐,甚至早餐的营养谷片中。
但那些传闻只不过是前人穿凿附会、迷信无知的产物罢了。
吸血鬼是神话里的生物,对不对?
错了。
早在史前时代,吸血鬼就已出现我们身边。他们至今仍无所不在。与我们形影相随。从记忆里的第一个黑夜开始,他们便经历着一场惨绝人寰的秘密斗争。这场永恒之争的最终结局将决定整个人类社会的光明未来-或是无尽的永夜。
从圣经到安莱丝-千年潜藏的背景沿革(翠微居小说)
史铎克(bramstoker)的吸血伯爵卓古拉(dracula,或译作卓九勒)一般被公认为吸血鬼文学的经典之作。其内容描写一位年轻的律师受卓古拉的雇用而进入伯爵阴森的古堡,後来发生的种种怪事,最後主角与友人合力在阳光普照的大白天里打开伯爵的棺材,用尖木桩和大蒜等吸血鬼克星将之杀死而後逃出生天的故事。这部完成於十九世纪末叶(1897年)的恐怖小说几乎主导了接下来八十年间所有的吸血鬼故事。
千年潜藏的吸血鬼传说中。该隐所受的天谴便是终生必需靠吸食活人鲜
血。并且永生不死,世世代代受此诅咒的折磨。而且上帝让他的记号变成人人都可见而诛之,这是和圣经上不一样的地方。书中後来又把他和撒旦的情人莉莉丝(lilith)配成一对,说莉莉丝是法力高强的女巫。并教导该隐如何利用鲜血产生力量以供己用。正因如此,也有人认为莉莉丝才是真正的第一位吸血鬼。
吸血鬼並不稱呼自己為vampires,而通常自稱為kindred(血族)。一個凡人要成為血族的一員,首先要經過embrace的歷程。也就是說,他必須先被一名血族成員吸盡身上的血。然後馬上接受該血族反餵食身上的血(即使只有幾滴),即可變成為新生的血族。
embrace會帶來非常強烈的感受,夾雜著驚懼與狂喜的情緒,這經驗會使該血族永難忘懷。
一旦成為血族的一員,便獲得不死之身,或者說是一名活死人。血族是異於人類的生物體,身體組織發生全然的變化。血族的牙齒可以任意抽長,雖然大部份的時候為了掩飾身份會隱藏起來。當血族吸血之後,只要舔噬犧牲者的傷口。就可令傷口癒合以掩蓋痕跡。血族的心臟停止跳動,體內的血液以擴散的方式流動,由於微血管已不再飽含血液,因此血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