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高铁上的程煜,现在是无事一身轻,虽说还要帮着去搞定那个陈所长手里的材料技术,但从陈江的态度就能看得出来,他是十分愿意跟程煜合作的。
或许也有人报出的价格比程煜和薛长运高,但陈江更在意的是卖出这次的技术之后,希望对方能后续收购整个研究所。
不管什么规模的研究所,都是一个需要源源不断的投资的机构,寻常的企业,根本就不可能承担这么大的负担。
尤其是这家研究所的规模,每年一千万扔进去就跟玩儿似的,研发的方向虽然比较集中,但即便是专门从事材料制造的企业,也并不会原因投资这样的研究所。
毕竟,专业企业,通常都有自己的研发机构,那儿本身就烧着钱呢,这儿再多出一批人,多出那么多张嘴,根本顾不过来。
而这家研究所研发方向比较单一,也成为它面向受众群比较窄的原因,本身市场就不大,自然没人愿意给他们投资。
也只有像是程氏杜氏这样的大型集团,并且还得是从业方向比较广博的大型集团,才有可能对这样的研究所产生兴趣。
但是多数这样的集团,更愿意去直接购买研发成功后的技术成果,集团做大了,面向的被收购方也会很多,国内也不知道多少研究机构指望着变卖手里的专利给这些集团换钱呢。
这一个一个的原因加诸在一起,才导致了现如今这家研究所的窘境。
程煜一开始知道陈江的意图的时候,也并不愿意真的收购这家研究所。
这还是薛长运表示他对这家研究所的研发项目有比较全面和比较深的了解,虽说后续肯定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提供给他们进行研发,但是,他们手头有几个即将到期的军事技术本身就价值不菲,再加上他们正在研发的几个项目,跟薛家从事的行业也有比较直接的关联。
这些其实都算是内幕消息,毕竟,研究所现在还是半国有性质,其中有一些研发项目甚至还处于军事保密期限之内,按理说是不能透露的。但是陈江眼看着没几年就要退休了,他对这个研究所感情很深,尤其是对自己手下的研发人员一直怀有一种愧疚的感觉。所以,他不惜透露了部分秘密,为的就是有人能够对这家研究所产生兴趣。
当然,薛长运这个人,也是他们精挑细选之后的。可以说,如果程煜不是程广年的儿子,而是另外一个身份,陈江别看他还有点儿色迷迷的,进了会所眼睛一直落在那些小姑娘身上,但原则性还是非常强的,他根本就不可能同意薛长运把那些秘密告诉程煜。
甚至于,薛长运说过,如果程煜不愿意投资这个研究所,不愿意掏钱收购,这次的材料技术就由他和程煜共同购买专利权,但他会授权程煜将其应用在这次的地铁招标项目上。
然后,由他一个人独资来收购那个研究所。
程煜也是经过了慎重的考虑之后,一是觉得这次的材料技术不适合由其他人跟他一同掌握专利,毕竟他不是打算自己操作地铁的项目,而是要交给杜长风的。这中间一旦隔了一手,哪怕薛家和杜家的关系也很不错,终究也是为人诟病的事情。
第二点,就是程煜觉得既然薛长运都那么有兴趣独资收购研究所,他跟着里边掺上一份也没什么。
收购这家研究所,一共也就是千把万的事,而且不是一次性收购,而是分阶段逐步的收购,每年其实也就二三百万的金额。他跟薛长运一人一半的话,每人每年也就是百来万的事,小意思。
当然,研究所每年都有研发经费的投入,但由于一开始股份占的不错,这个研发经费的投入也是阶段性的,一开始最少,到最后全部收购完成,每年的经费按照现在来估算,也就在一千多万。
程煜估摸着自己还是能够承担的起的。
尤其是薛长运信誓旦旦的跟他说,两年后就会有两项技术的保密时限到期,到时候那两项技术,他全都会直接拿来开发成产品。以他们薛家的销售能力,其产品的年利润,至少也是千万级别的。如果往后解密的技术多了,将这些技术整合起来,能够开发的产品,也将是年利润至少上亿的规模。
薛长运的话程煜不敢全信,但他也相信薛长运不可能是空口说白话,哪怕是把前景描述的稍微好了一点儿,在这个研究所上,赔钱的可能性应该不会太大。
毕竟,薛长运还不至于失心疯挖个坑给程煜跳。说句难听的,他们薛家转眼就要往前锦投入十五个亿,这笔钱,比研究所这边能坑下去的钱多多了。
在这样的前提下,陈江变卦的可能性几等于零,而且系统任务能够允许程煜现在就提交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如果陈江那边还存在变数,系统也不会判定程煜这次的新手任务三已经完成了。
所以,程煜很是放心的在高铁上小憩了一会儿。
等到高铁上传来“前方到站是吴东南站”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