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走进不科学 > 第五百九十六章 穿越以来最重大的抉择(上)

第五百九十六章 穿越以来最重大的抉择(上)(4/5)

,徐云便忍不住摇起了头。

    没错。

    除了航天飞机之外,驴浆薄膜的另一个用途便是.....

    人造卫星的关键材料。

    上辈子是人造卫星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在人造卫星的机构中,有两个地方需要用到高韧性的薄膜。

    一个是离轨帆。

    另一个是进行真空放气的热控薄膜。

    其中离轨帆字如其意,是一种在卫星完成任务后的离轨手段。

    它主要利用低轨环境稀薄大气形成的气动阻力让卫星慢慢减速,最终逐渐脱离原轨道。

    属于设计时期很早到落实时间很晚的技术,大概在卫星诞生之初就被设计出来了,但在太空垃圾出现之前压根就没多少人在乎它。

    哪怕在徐云穿越的2023年,这玩意儿也不是所有卫星都会配备。

    但热控薄膜却不一样。

    它是一种卫星的基材结构,需要具备高成膜速率和致密膜层特性,是卫星运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比如说它要能够承受住高强度的宇宙射线冲击,同时还要拥有抗高形变的坚韧拉力。

    这两种薄膜加在一起的重要性不说第一吧,至少在卫星的研发难度中可以位列前三。

    同时呢。

    作为一个后世拥有99颗卫星、全球卫星数量位列第七的国家,德国在二战后对于航空的探索兴趣依旧很高。

    奈何由于着名的回形针行动让德国流失了大量的科学家,以至于如今德国的研发能力远远没法和二战时期相比。

    徐云这辈子选修的物理专业是凝聚态物理,所以他很清楚一件事:

    在原本历史中。

    德国就是因为迟迟无法突破热控薄膜的缘故,才会在三年后无奈放弃自主研发,选择与NASA进行合作。

    最终以公开所有卫星资料并且任何成果都只能发表在海对面期刊的屈辱性代价,在八年后发射了德国历史上的第一颗人造卫星Azur。

    诚然。

    后世国内有很多人在洗什么当时的西德就是海对面的后花园,但问题是人家自个儿不这样想啊。

    例如当时负责Azur研发的工艺部...相当于华夏科学院院长的Prof Mayer,就曾经亲笔在回忆录上写下了【这是整个联邦德国的耻辱】这句话。

    另外在与海对面达成合作意向后,Azur项目所属的空间研究学会有二十位研究员同时递交了辞呈。

    毕竟国家自豪感这种情感几乎人人都有,哪怕是后世的海对面也照样有人会热血澎湃的大喊USA。

    结果国内有些人自己慕洋也就罢了,非要觉得几十年前的德国人同样也喜欢认爹,这就很一言难尽了......

    视线再回归现实。

    眼见徐云如此笃定尹勒斯在撒谎,老郭便忍不住反问道:

    “小韩,我承认驴浆薄膜确实在卫星上有大用,但你怎么知道那个叫尹勒斯的德国人在撒谎呢?”

    “毕竟汽车零部件也确实需要特殊的薄膜进行零部件....比如说轴承衔接,他所说的未必就不是实话吧?”

    孰料徐云却很快摇了摇头,解释道:

    “郭工,您这番话逻辑上好像是没什么问题,但您知道一件事吗?”

    老郭眨了眨眼:

    “什么事儿?小乔每天趁你睡觉的时候给你敷驴毛面膜事儿被你发现了?”

    徐云:

    “?!”

    等等,我好像听到了什么奇奇怪怪的事儿?

    奈何一旁的李觉始终在好奇的看着自己,徐云便也只好把注意力拉回到了现实:

    “郭工,您恐怕不太了解,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在三年前刚收购了奥迪相当多的股份....据说是80%多吧,去年则收购了迈巴赫。”

    “所以现如今戴姆勒-奔驰的研发线还在迭代期间呢,他们怎么可能会和德国官方合作设计出一款车型?”

    “这很明显是那个尹勒斯在没其他好理由的情况下撒的谎,毕竟在那种价格的诱惑下,咱们多半不会去确认这种消息的真伪——咱们在欧洲的资源有限,获取消息都是要成本的。”

    “而且涉及到汽车企业的新闻比起政治内容要更具行业壁垒,一般的情报人员反而不一定能搞清楚。”

    老郭顿时一怔,下意识问道:

    “小韩,那你是怎么知道这事儿的?”

    徐云对此早有准备,只见他很是澹定的朝老郭一摊手:

    “看报纸看的呗,这事儿在欧洲那边多少还是个大新闻,好歹涉及到这么多家车企呢。”

    “加上剑桥大学校内我也有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