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走进不科学 > 第三百四十六章 任务奖励,发财了!(上)(依旧是万字更新!!!)

第三百四十六章 任务奖励,发财了!(上)(依旧是万字更新!!!)(6/7)



    到光绪元年....也就是1875年的时候已不足 5000 册。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翰林院成为战场。

    剩余的大典绝大部分被焚毁,有人在废墟堆里就捡到了几十册。

    不识货的侵略者用大典代替砖块,构筑工事,甚至做成马槽。

    略懂古籍价值的则趁机劫掠,与翰林院毗邻的英国使馆得近水楼台之便,所得最多。

    英法军官劫掠的《永乐大典》,成为大典流散国外的主要去向。

    截止到2022年。

    全球仅存800余卷、400余册的《永乐大典》,散落在8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个单位和个人手中。

    在华夏国家图书馆中藏有221册,4V图书馆藏有60册。

    每一本《永乐大典》都是孤本,价值连城。

    清末以后。

    《永乐大典》就像一个沉入地底的史前遗址,世界上还存在多少本、流散在何处,没有人能说得清。

    时不时就有新的零册被“考古发掘”出来,出现在图书馆、拍卖行、收藏家手中,乃至农民的家里。

    距离列位鲜为人同学看到这章最近的一次回归是在 2020年7月7日,两册《永乐大典》在巴黎一家拍卖行现身。

    它们拍出640万欧元净价,买主是一位中国藏家。

    那是全球范围内时隔6年再次发现《永乐大典》零册——没错,再上一次《永乐大典》现世,发生在2014年。

    而比起嘉靖副本的凄惨,永乐正本的‘履历’则要简洁许多:

    自从副本重录后,正本就不知所踪了,如今传世的大典全都是嘉靖副本。

    没错。

    现在没有找到过任何一册的正本。

    永乐正本的遗失在后世被称为中国书籍史上最大的疑桉,还是公认的那种。

    要知道。

    那可是足足两万卷、一万多册的书啊。

    如果被人劫掠,不可能没有任何的踪迹——侵略者们也是会写日记或者记录的,后世华夏国力强大之后,甚至连被带到越南的7卷永乐大典都能找到记录。

    因此一直以来,史学界对于永乐大典正本有着三种看法:

    第一。

    它们在战火中被焚毁了。

    在一片石战役惨败后,李自成逃回燕京草草做了皇帝。

    过了瘾以后。

    李自成就在宫内放了一把火,随后逃走。

    这把火将紫禁城烧毁大半,仅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薰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没有被烧毁。

    《永乐大典》正本可能藏在或者放在紫禁城的某处,被大火直接烧毁了。

    第二。

    在战乱中被隐藏在某地。

    因为对于华夏古代知识分子来说,书籍是极为重要的。

    很多古代读书人死的时候,往往都会抱着自己喜爱的书籍,而不是儿孙。

    在天下大乱、朝不保夕的时候,《永乐大典》极有可能被藏在某处。

    比如当年的莫高窟,就是宋代敦煌一些高僧的藏经处:

    当时很多汉族高僧在敦煌出家,寺内保存了大量的书籍和经文。

    西夏大军入侵敦煌后,强迫僧人们离开。

    僧人们无法携带众多书籍离去,唯恐不认识汉字的异族军人,焚毁文化瑰宝,就精心藏在山洞中。

    随后僧人们或者被杀,或者被驱赶,于是这个秘密一直没有被揭开。

    但书籍本身是不朽的,几百年后藏经洞被人发现,大量书籍依然问世。

    正常来说。

    《永乐大典》这么大规模的书籍存在副本,就是为了备份保存的。

    而以大明的制度来说,正本被放在金陵的可能性较大。

    毕竟金陵是大明故都,还有一套留守政府的班子存在。

    这些书籍可能藏在金陵某个秘密地方,同燕京的《永乐大典》副本异地备份。

    毕竟直到今天,金陵都还有很多明代的秘密没被破解呢。

    比如明孝陵朱元章和马皇后的地宫究竟在哪里?

    至今也没有人知道。

    至于第三种...同时也是支持者最多的一种猜测嘛.....

    就是《永乐大典》被陪葬在了嘉靖皇帝的永陵中。

    嘉靖皇帝生前酷爱《永乐大典》,到了爱不释手,如痴如醉的地步。

    后来他还重铸了嘉靖抄本,之后永乐正本便完全无影无踪了。

    因此很多人认为《永乐大典》正本陪葬的可能性很大。

    当然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