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八日。
秘阁试考毕。
四位考官马不停蹄当场改卷。五名考生的卷子要经王安石,杨畋四位考官遍历,在卷后写下批语,最后议定等次。
制科成绩分为五等。
按照惯例一二等虚设,反正只要你是个人就考不了一二等。
实际考生等次分为第三等第四等第五等。第三第四等有上下之分。比如第三等,第三次等,第四等,第四次等如此。
最差为第五等,第五等没有上下之分。
至于秘阁阁试在于筛选考生是否入等,以及决定最后参加御试的人选。
要参加御试必须入第四等以上,到了景佑年间更改为允许第四次等以上也可参加御试。
故而能参加御试,最少也是第四次等,甚至入三等了。
入三等有多难?
宋开国至今制科所取三十余人中,也唯有十七娘的伯父吴育一人入三等。但吴育不是第三等,而是第三次等。
制科第三等至今无人得之。若制举考试中能有比状元更高的头衔,唯有制科三等了。
最后是否能入三等,取决于御试上官家圣意。
王安石等五名考官先决断考生能否过阁(通过秘阁六试)。
六论通四以上,则可过阁。过阁后最少为第五等。
第五等看似在望,但过阁之难难如登天。
虽然能参加秘阁六试都是佼佼者,精英中的精英。故而通一二以及通五甚至全通的考生都很少。
大多人都是通三通四的。
众考官先看王介的卷子,评卷规矩如下,先看出处,上下文是否交代清楚,至于文意言辞次之。
王介的卷子最后五位考官一致给出了通四的结论。通四也就意味着过阁了。但文章言辞稍逊。
最后给王介一个第五等的评价,这意味着王介无缘于御试。不过王安石很是为老朋友欣慰了一番。
之后是王魁的卷子,很遗憾尽管众考官对他的文辞章法都是赞叹不已。但只有通三,故而以不合格罢之。
却见王安石为王魁道可惜,与众人言道,若是过阁,以王魁的文章是可入四等的。
众人也是遗憾,规矩如此,不能入等就是不能入等。
接下来众考官们看到苏辙的卷子。
考官中吴奎本人是天圣五年的进士,又在皇佑元年举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科第四等。在场之人中唯独吴奎一人即考过进士科,也考过制科。
吴奎本人也是性强记,号称无书不读之人,故而此番制科考试,众考官以他为主。
吴奎看了苏辙的卷子笑道:“如今世人要么尊经,诋经,苏子由年纪虽小却好大词。”
杨畋笑道:“吴公,我听闻这苏子由曾言公,谷二传不足取,治春秋只取左传。”
吴奎道:“公,谷二传确有传凿之意,不过至孙泰山后,今人治春秋多有臆说之病,以诋经为能事。此子由贬而有理,二十年后天下治春秋者必有此人一席之地。”
其他考官也是认同吴奎之言,独王安石一言不发。
最后众人查阅文章,发现苏辙在礼义信足以成德论中,没有交代注释出处是汉朝的包咸,故而被判为不通。
众考官见此多是为苏辙可惜,就差那么一些就是全通了。
最后六论,苏辙以五通合格,初定第四等,到底是不是第四等还要经御试后再授予最后等次。
之后则为苏轼的文章。
苏轼是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原先制科十科用得是不同策题,但景祐、宝元年间,先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茂才异等两科用同样的策题。
之后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博通坟典明于教化,才识兼茂明于体用,茂才异等四科用同样的策题。
如此一来,这几科即名异而实同。故而这四科进士对外都可以自称贤良出身。
见到苏轼六论,众考官皆一致赞赏,连对苏辙颇有微词的王安石也破例对苏轼赞许。
美中不足的是读至形势不如德论时,众考官都看得出苏轼于此篇稍有不足。
第一句‘《传》有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是出自孟子,而并非是传。
不过瑕不掩瑜。
最后苏轼得了通五。
当议论等次时,一旁王畴率先道:“篇篇文义灿然,苏子瞻非三等不可,四等即是屈就。”
杨畋问道:“那是三等,还是三次等?”
王畴道:“当然是三等,而不是三次等。”
要知道制科一二等虽说虚设,但三等也从未有人可以得之,说来也如同于虚设。当年吴育得了第三次等已经是满朝上下一片哗然了。
“介甫你来拿句话吧!”王畴向王安石问道。
王安石毫不犹豫地道:“苏子瞻当得。”
吴奎见王安石也是支持苏轼,最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