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成本或审美有多大的问题,芯片设计就凭生产时间和采收效率已经完全压倒了科学家们的设计。它最大的缺点就是太不考虑人的感受了,那个方块里面的布局就跟沙丁鱼罐头一样,恨不得把全部空间都用上。
人不是机器,是需要舒适和娱乐的,显然芯片并不理解这一点,试验体也不太理解。眼下是非常时期,科学家们对此虽然很有非议,但也就忍了。于是反人类的设计得以推行。
在调用整个基地过半产能的情况下,一天时间楚君归就有了一辆方块运输车和三辆大平板运输车。至于武装护卫车的生产需要时间,楚君归索性给基地现有的卡车进行改装,上面安了两个武器站,然后亲自带队伐木。
有楚君归在,伐木队就安全多了。于是车队出发两小时后,三辆大平板就满载而归,至少一周内都不会缺木头了,也不会缺树浆。
采收完木材,500个生物芯片也生产完毕。楚君归将设计架构方案直接发给勒芒,由他带领科学家团队组装微型主脑。新主脑被命名为星火,有代号的主脑自然有过人之处。楚君归对原有的架构进行了微调,星火既可以独立运行任务,也可以多台一起搭建更大规模的主脑。这是普罗米修斯架构的先进之处,理论上可以无限叠加,算力无穷。
科学家们要花一晚时间搭建星火和布线,等星火建成,就能够控制生产区的所有设备。这样生产区只需要保留投料和搬运成品的人员,可以节省200人力。在楚君归眼中,这200人有大用,毕竟复杂大型设备比如说炮塔、特种车辆的生产都需要人手来装配。
伐木成功后,楚君归,不,应该说是代理人芯片得到了灵感,又设计出新的采矿方案。这个方案是从要塞内部打一个斜洞,到地下一定深度后再水平作业,采集矿石。
斜井内会铺设轨道,用轨车运输矿石以及采出的土。在给大型精炼炉附加了分离模块后,挖出的土也能视为资源,就是没那么高效而已。芯片继承了试验体节省每一分资源的秉性,连挖出来的土也不打算放过。
精炼炉消耗的就是能源,而有了晶粒动力炉后,能源供应就是无穷无尽,完全无须担心资源耗尽。所以芯片给出的方案是有啥炼啥,反正不能让精炼炉闲着。
为了挖土,芯片总算设计了一款掘进机,大小如同一辆小轿车,由两人并排操纵,共同向前推进。这一次总算不再像伐木那些的纯手工了,至少达成了半机械化作业。虽然单台掘进机的作业面相当有限,想要开出一条足够大的斜面通道需要数台并排掘进,挖出一条通道后面再跟几台,再挖低一层,如此一层层削土,才能开出一条足够大的通道。
然而这个方案的好处就是,只要10台建造机一起工作,30分钟就能生产出掘进机全部零件,再由人工组件,再用30分钟一台掘进机就出炉了。基地目前有上百台建造机,全力以赴,一小时就能生产十台掘进机。而唯一一台大型建造机更是可以直接生产出掘进机,只需要20分钟。
楚君归毫不犹豫地将这个方案付诸实施,他动用了一半产能,2小时之后基地内就响起震耳欲聋的挖掘轰鸣。楚君归这才发现方案的漏洞,他忘了降噪。但这只是小问题,把战甲噪音过滤打开就行了。
解决了原料供应,就需要加大原料处理能力,于是楚君归又开始生产精炼炉和有机质分离机。有了处理过的原材料,还需要把它变成设备和消耗品,于是试验体造好精炼炉后,就开始着手做制造机。产能提升后,原材料又不够了。
如是循环,仅仅过了两周,楚君归就将基地整体产能提升数倍,逐渐回到从前的巅峰水准。
此时的基地日产各类金属近800吨,无机普通材料1200吨。这些无机材料其实就是炼土的副产品,成分以硅为主。这些材料大部分是建材,会制成预制的标准块,直接搭建建筑。
第15天清晨,楚君归在例行和各负责人谈过之后,习惯性地要在基地内走一圈。他信步走到新开拓的区域。
新区域内数百人正在紧张工作,此时废墟清理和材料回收已经基本完成,便在修建新的建筑。
十几名工程师正抱着类似于消防水龙一样的长管,不断向一处墙壁缺口喷着乳黄色的速干建筑材料。喷出的泡沫状材料很快将墙壁上原有的缺口封上,然后再由工程师抹平墙面,半小时后新的墙体就变成极为坚硬光滑。
此时工程师们正将原有放置二代火种的大厅扩大,以后这里将是新的工业区,会大量发热的设备比如说精炼炉以及需要环境热量的设备比如有机质分离器,都会集中在这里。原有的生产区腾出空间后,会用来放置新增的制造机。
在近千人的忙碌下,新扩张的区域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点点地变化着,依稀有了几分往昔末日阴影要塞的影子。
评估了一下进展,楚君归给新的星火主脑下达了新的指令,于是基地建造机开始调整,一半产能切换到弹药生长模式。现在虽然只动用了一半产能,但是产量也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