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官家的寝殿外,此时已经聚集了一大群人,不过有一群侍卫守在殿外,没有旨意,不允许任何一人进入。
周辰作为殿前司都指挥使,此时也是守在殿外,虽然他更想去殿内看看赵恒的情况,但赵恒没有召见,即便是他,也不能进去。
因为有纯阳内力的缘故,再加上自身体质的增强,他的听力要远超常人。
可即便如此,也无法听清殿内的情况,寝殿里的人不少,外面的人更多,根本无法保持安静,那么嘈杂混乱的声音,即便他再厉害,也难以分辨。
过了好大一会,寝殿内的崔内侍才走出来,叫了几个人进去,其中就包括了周辰。
周辰走进寝殿,看到了一群跪倒在地的人,其中就包括了年幼的太子。
赵恒躺在龙塌上,皇后刘婉就在他旁边。
此时的赵恒再也没有了以往的王者风范,气若悬丝,身体浮肿,脸上看不到半点血色,俨然已经是油尽灯枯之兆。
龙塌上的赵恒现在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只是抓紧刘婉的手,双眼无神的睁着,嘴巴一张一合,仿佛想要说些什么,但却又发不出声音。
最终,在这场与死神的较量中,作为天下之主的皇帝赵恒,还是败下阵来,闭上了双眼,双手无力的垂下。
“官家!”
凄厉的声音响起,所有的臣子都是跪倒在地,为官家赵恒送行。
宋朝的第三位皇帝,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赵恒,于乾兴元年病逝于皇宫。
不过赵恒虽然病逝,但在这之前,就已经做了足够的安排。
遗诏让太子赵祯继承大统,皇后刘婉为皇太后,权同听政,辅佐幼帝赵祯。
田为也是成为了新朝的首辅,权同宰相,之前沉寂的清流一脉,也是有人被赵恒选出,授予高位,辅佐新帝。
赵恒的想法也是在弥留之际发生了变化,让朝廷形成了几大势力的对峙之势,就是不想让一家独大,导致新帝受到欺压。
他的想法是好的,只可惜,权势动人心,他这么一来,反而是让斗争变得更激烈了。
皇帝驾崩,作为臣子,也是要服丧二十七日。
在这期间,不得有婚嫁之类的喜庆之事,皇帝批阅奏折,不能用朱笔批示,一律改用蓝笔,各部院衙门行文也要改用蓝印;服丧期内,各寺院、道观须鸣钟三万次等等…………
国丧还在持续,但朝廷内部的争斗从赵恒病逝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
刘婉在做皇后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帮官家批阅奏折,逐渐掌权,现在成为了皇太后,新帝还是个十二岁的孩子,她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掌控朝局的好机会,更何况她还有先帝的遗命,所以她觉得自己可以光明正大的临朝。
而升任宰相的田为,面对一位年幼的新帝,当然也想要大权在握,再加上他本人野心极大,瞧不上刘婉,觉得女人就不应该掌权,所以已经开始布局,准备架空皇太后刘婉,独揽朝政。
清流一脉也是不甘示弱,因为新帝赵祯身边就有好几位清流一脉的文臣,他们坚定的拥护幼帝,觉得幼帝就是他们的希望,所以想要靠着幼帝重新崛起。
但他们现在缺少箭头人物,声势和权势根本无法跟皇太后刘婉和宰相田为相提并论。
不久前被调职的萧钦言,也同样是野心勃勃,自然不想看到田为做大,所以他现在跟皇太后联络密切,图谋甚大。
现如今的皇宫和朝廷,就是一个巨大的旋涡,一个不对,就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
也就是现在国丧期间,各方势力还在谋划,有所收敛,否则混乱只会更大。
周辰作为新贵,自然也有人撺掇他,只不过他直接不见客,每天就是履行自己的职责,哪边都不靠。
他现在身兼太子少保一职,本应该更倾向于新帝,但问题是,他跟赵祯相识时间很短,根本比不过他身边的那些文臣谋臣,尤其是在赵祯登基后,他更是靠不过去。
当然,也是因为他不想那么做,因为他很清楚,接下来的十来年,这位新帝赵祯就是个傀儡,除非他能斗倒皇太后刘婉和宰相田为,成为朝廷的第一权臣。
但这实在是太难了,比起刘婉和田为,他的根基还是不足,而且就宋朝这种文人执掌天下的模式,除非他效仿王莽,否则的话,根本不可能做到权倾天下。
纵观宋朝几百年历史,有几位武官出身的人,能够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
这里比较是架空世界,谁知道最后的发展会不会跟正史一样,所以周辰不想参与刘婉和田为等人之间的夺权之争。
二十七日的国丧之期结束后,田为率先发起了斗争,他利用自己的首辅宰相职权,快速的在朝堂内发展自己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