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骗了康熙 > 第946章 曹操算个啥?

第946章 曹操算个啥?(1/2)

    ,最快更新骗了康熙 !

    即使有《大清会典》,但是,在庙堂之上,从来都是当权者说了算。

    方今天下,慈康皇太后垂帘听政,八辅臣赞襄一切政务。

    大白话是,这九个人可以随时随地根据实际需要,修改《大清会典》。

    十岁的小皇帝,也就是个牵线木偶罢了!

    从乾清宫出来之后,内务府总管海章和董殿邦,便被叫到了南熏殿。

    见玉柱没有出头说话的意思,老五心思一动,便板着脸,叮嘱他们两个:“国丧大事,乃是朝廷的根本,你二人务必勤谨当差。不然的话,仔细剥了你们的皮,懂么?”

    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谁还不懂啊?

    海章和董殿邦,都是老皇帝的上三旗包衣心腹。

    但是,这已经是过去式了。

    “嗻。”海章和董殿邦也都不傻,赶紧扎千答应了。

    遗诏颁布之后,八辅臣的头等大事,就是把老皇帝的国丧,办得风风光光,让人无话可说。

    若是差事办砸了,让辅臣们集体丢了脸面,海章和董殿邦必成泄愤的背锅侠。

    没办法,大清的官场之上,官大一级压死人。

    谁的官小,谁就天然自带背锅的属性。

    想不背,都不成!

    紧接着,老十二也被叫到南熏殿内。

    这次,轮到老七发话了。

    老十二毕竟是老皇帝的亲儿子,又有贝子爵在身,必要的体面,是必须给的。

    所以,老七拉着玉柱,单独在偏殿内,接见了老十二。

    老七盯着老十二说:“十二弟,只要你把国丧操持的面面俱到,你以前曾经说过的那些疯话,干过的疯事,也就一笔勾消了。”

    老十二没看老七,却始终盯着玉柱,眼睛一眨不眨。

    玉柱心里有数,老十二肯定是在怪怨他。你小子,宁可选老二十二那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屁孩当皇帝,为啥不选哥哥我呢?

    明白人的面前,大家都别想唱聊斋。

    别看老七派头很足的训话,老十二坚定的认为,捏着刀把子的玉柱,才是最终的话事者!

    老四刚毒死老皇帝不久,玉柱在清溪书屋里,既有可靠的眼线,又有金雕传书的黑科技,他几乎在第一时间,就得到了准确的消息。

    由于,玉柱动手太快了,以迅雷不及眼耳之势,利用空白的矫诏,宰了左翼尉德昌,夺取了步军衙门的控制权。

    等老十二反应过来,再想召集正白旗的三个都统,聚集兵马起事,唉,为时已晚。

    因为,京城已经戒严了。老十二派出去通知的人,刚摸出府门不久,就被捉了。

    这里就看出了,玉柱故意将步军衙门的将领们,彼此对调的极大好处了。

    将不知兵,兵不从将,谁都不敢替老十二瞒着。

    这件事,太大了,迟早会走漏消息,玉柱没理由替老十二瞒着。

    所以,老七故意说了重话,想敲打敲打老十二。

    见老十二双目冒火的一直瞪着他,玉柱担心他说出大逆不道的话,转眼间,又添新罪,便叹息道:“十二哥,好好的将功折罪吧。此事只有极为厚道的五哥和七哥知道,旁人皆不知也。”

    玉柱故意把话挑明了说,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

    老五和老七本就属于是中立派,且从未参与过夺嫡之谋。

    玉柱的潜台词,翻译过来就是,老五和老七,与老十二之间,往日无仇,近日无怨,又念着兄弟之情,有放他一马的动机和感情。

    老十二必须要懂事儿,不能冥顽不化,硬要一条道走到黑。

    须知,掌权的亲哥哥,毕竟不是亲阿玛啊!

    老皇帝只圈禁,却不杀儿子,那是虎毒不食子的天性。

    难道说,亲哥哥也不舍得杀弟弟么?

    这个硬道理,老十二必须要懂啊!

    也许是想通了,大势已去,非人力可以挽回。

    原本站得笔直的老十二,忽然塌了腰,低声道:“请七哥放心,弟弟我一定让汗阿玛,风光大葬,不给外人说闲话的机会。”故意没理会玉柱。

    玉柱也懒得和他计较这些细枝末节,时代确实不同了,即使心有不甘,也必须承认虎落平阳的失势现状。

    老七长松了口气,也低声说:“十二弟啊,你我兄弟至亲,且容我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再别干疯事了,算是哥哥我求你了。”

    汉语之博大精深,回味无穷,在老七的这番话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明明是谋逆的十恶不赦,到了老七的嘴巴里,就变成了说疯话,干疯事。

    大大的开脱之意,溢于言表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