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骗了康熙 > 第942章 颁布遗诏

第942章 颁布遗诏(1/2)

    ,最快更新骗了康熙 !

    国丧肯定大于父丧!

    玉柱安顿好了隆科多的丧事之后,天色已经微明。

    这时,皇子们,皇族宗亲们,满洲勋贵们,以及在京四品以上的文武百官,已经陆续从东华门进了宫,齐集于乾清宫前。

    一等侍卫阿齐图,在众目睽睽之下,爬上梯子,从乾清宫正殿的正大光明匾后,取下了存放遗诏的锦匣。

    一身缟素的玉柱,从阿齐图的手里,双手捧过了锦匣。

    老皇帝驾崩前,玉柱是现任中和殿大学士,货真价实的满洲首相。

    遗诏由玉柱来念,理所当然也!

    “大行皇帝遗诏,”玉柱念到这里的时候,故意停顿了一下。

    以老三为首的皇子们,率先跪了。

    群臣们,紧随其后,也都跪下了。

    张廷玉盯着自己的双手,遗诏的内容,他一清二楚。

    但是,谁问他,都是死闭着嘴巴,一声不敢吭。

    跪在张廷玉前边的马齐,暗暗有些得意,他再次站到了正确的队伍之中。

    “从来帝王之治天下,未尝不以敬天法祖为首务。今朕年届七旬,在位六十年,实赖天地宗社之默佑,非朕凉德之所至也。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玉柱念出这段话后,跪在前排的老五和老七,不约而同的暗暗松了口气。

    很多满洲勋贵,都在暗中戳玉柱的脊梁骨,说他狼子野心,必是操莽之辈。

    但是,遗诏里公然宣称,大清得国最正,这就等于是承认了清军入关的合法性。

    甚好,甚好啊,老五总算是把一直悬着的心,搁到了肚子里。

    老七也长松了一口气,关于玉柱的传言,他也听说了,一直半信半疑。

    现在好了,玉柱毕竟是满洲的自己人嘛!

    跪在人群中的张廷玉,见大家竟然都在暗中吐气,不由暗暗叹息不已,唉,八旗子弟,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啊!

    监修明史的张廷玉,比谁都清楚,大明朝才是得国最正的无可争议!

    所谓大清得国最正,不过是玉柱使的缓兵之计罢了。

    方今天下,满洲八旗依旧势大,外头还有近百万兵,正虎视眈眈的盯着呢。

    此时此刻,玉柱若是提前暴露了野心,很容易形成天下八旗和绿营共击之的局面。

    遗诏很长,废话也很多,但总有图穷匕现之时。

    “太祖皇帝之子礼亲王之子孙,现今俱各安全,朕身后尔等若能惕心保全,朕亦欣然安逝。”念到这里的时候,玉柱故意又停顿了一下。

    所有人都知道,最关键的部分即将闪亮登场了,一齐屏住了呼吸,等着水落石出的那一刻。

    “皇贵妃佟佳氏,出于满洲名门……著立为皇后。”玉柱此言一出,老三不禁倒吸了口凉气。

    大行皇帝遗命所立的皇后,必然是皇太后。这就和新君所尊的皇太后,合法性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也。

    大清一向主张以孝治天下,先帝钦定的皇后,即使是新君登基之后,也必须孝而顺之。

    更重要的是,老皇帝死前所立的皇后,这就完全具备了垂帘听政的资格。

    “皇二十二子胤祜,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舆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好家伙,谜底公开之后,所有人都楞住了。

    老二十二,今年刚满十岁,显然无法亲政。

    老九眨了眨眼,想闹,又没敢带头闹。

    老十也很想闹,但是,他吃玉柱的大亏,实在是太多了,有点不敢闹。

    因为,胤祜的生母色赫图氏,虽然一直是未受册封的庶妃。但是,其出身却是正儿八经的镶白旗满洲。

    客观的说,单就家世出身而言,色赫图氏远高于德妃、良妃、宜妃等内务府包衣之家。

    老二十二当皇帝,皇权依旧在满洲之手,有啥可闹的?

    “著皇后垂帘听政,派皇三子诚亲王胤祉、皇五子恒亲王胤祺、皇七子淳亲王胤佑、皇九子贝子胤禟、贝子玉柱、萧永藻、马齐、张廷玉,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

    真相大白之后,乾清宫的丹陛之前,竟然鸦雀无声,无人敢站出来闹事。

    原本,老九已经计划好了,等着玉柱成了辅政王或是摄政王之后,再联合兄弟们以及满洲勋贵们,集体发难。

    谁曾想,玉柱居然玩出了八辅臣的把戏,且排名前四的都是正儿八经的皇子。

    众所周知,老九和玉柱一直都是死对头。

    文华殿大学士萧永藻是老八的人,也和玉柱不对付。

    马齐名为老皇帝的人,实际上是老四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