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骗了康熙 > 第590章 油水太足了

第590章 油水太足了(1/2)

    顾八代活着的时候,仗着清廉如水,脾气又硬又臭,什么直话都敢说。
    结果,除了老四之外,大清官顾八代,得罪了包括老皇帝在内的几乎所有权贵。
    康熙还算是有肚量的皇帝,明明不喜欢顾八代,为了立下清官的牌坊,依然捏着鼻子,一路将其拔擢为礼部尚书。
    说实话,老皇帝待顾八代这个清官,比嘉靖的差点杀了海瑞,强了何止一万倍?
    当然了,顾八代是皇子之师,也是占了不少的便宜。
    鞑清再坏,再烂,有个优点倒是值得一说,那就是格外的优待帝师。
    辛酉政变之后,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被慈禧和鬼子六联手杀了四個。
    顾命八大臣之中的军机大臣杜瀚,确实帮着肃老六干了不少的坏事。
    但是,就因其父杜受田是清文宗咸丰帝之师的缘故,杜瀚仅仅被贬了官而已,就没再追究了。
    戊戌变法那年,慈禧太后要对光绪帝下手之前,故意贬了翁师傅出京,算是放了他一条生路。
    翁师傅回常熟后,虽然要定期去常熟县衙汇报思想动态,面子上很不好看。
    但是,相比不敢说半句话的张廷玉,翁师傅的处境还是强多了。
    顾八代是老四的老师,和玉柱没有半文钱的瓜葛,玉柱自然不可能主动站出来,替顾俨说话了。
    按照朝廷的惯例,左都御史亲自出马弹劾的官员,哪怕是老皇帝,也只能二选一。
    要么,徐元梦下台,要么顾俨被罢职。
    原本,很简单的选择题,老皇帝却犹豫了一下。
    他这一犹豫,就被有心人玉柱看出了一丝苗头。
    嗯,老皇帝八成是顾忌到了老四的感受吧?
    不过,老皇帝很快就作出了决断,革去顾俨的本兼各职。
    就是这个决断,让玉柱看出了老皇帝的破绽。
    直到此时此刻为止,老皇帝恐怕还是没有下定决心,选谁来接皇位吧?
    散朝之后,玉柱等人,一起躬身,送老皇帝的肩舆离开。
    等老皇帝走远了后,玉柱刚抬起了头,却见嵩祝正冷冷的瞪着他。
    天地良心,玉柱从来没有争夺首席大学士的心思。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玉柱是管部的大学士,隆科多是捏着兵权的九门提督,必须承认,老皇帝已经非常信任佟家父子了。
    再要谋求更高的权位,那就是走上了老二胤礽的老路了!
    只可惜,流言猛于虎,嵩祝偏偏很在意玉柱的盛宠,总是想方设法的挑玉柱的刺。
    不过,玉柱不是官场的初哥楞头青,而是经过职业化训练的老官僚。
    老官僚的基本素质,肯定是沉得住气!
    嵩祝的冰冷眼神,被玉柱彻底的无视了,他只当没有看见那浓浓的敌意。
    回了内阁大堂之后,玉柱只是稍坐了片刻,饮了半盏茶,便出宫回了户部。
    户部才是玉柱的底盘,这里是他的一言堂。
    批阅完毕手头的公文,已经快到午膳的时间。
    玉柱放下手里的笔,净过手,出门去了本衙门的伙房。
    所谓伙房,又称公厨,也就是衙门里的内部食堂。
    如今的朝廷各个衙门里,无一例外,全都有伙房。
    只是,各个衙门的伙房及行政办公开销,皆需每月到户部的饭银处来领取。
    换句话说,户部的饭银处,就是京里各个衙门的后勤服务集团。
    玉柱掌管了户部之后,明知道饭银处的弊端众多,却故意没有去动它。
    道理其实很简单,户部饭银处的下属机构里头,可谓是藏龙卧虎啊!
    京城里边的各个衙门之中,户部的官员最多,足足超过了四百多人。
    顺理成章,户部伙房的规模,也是京里的最大。
    别的且不说了,在户部的伙房里,单单是负责炒菜的厨子,就有三十几个之多。
    另外,负责采买的管事,也有十多人。
    据文德纳的摸底,单单是厨子和采买管事之中,就有不少手眼通天之辈。
    以玉柱的家世和权势,他真不怕这些人闹腾。
    只是,玉柱所图甚大,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暂时没必要得罪这些人背后的靠山罢了。
    大清朝的事儿,讲究的就是和光同尘。
    再说了,在大清朝,贪污腐败的事情,呈现出遍地开花的状态,而且是前腐后继。
    只要老皇帝还活着,任何反腐败的行为,最终不仅徒劳无益,反而都会惹火烧身。
    就说老四吧,朝廷出现了大亏空,老皇帝派老四负责追讨欠款。
    结果呢,在老皇帝的包庇和纵容下,老四不仅没有要回多少银子,反而因为得罪的人太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