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骗了康熙 > 第527章 军政一把抓

第527章 军政一把抓(1/2)

    从康熙四十二年开始修建热河行宫,到今年为止,短短的十二年间,热河上营已经发展为人口超过了万户的闹市。
    万户的地方,已经足够设州了,但是,康熙并无任何表示。
    上营镇的治安工作,目前由玉柱这个领班御前大臣管辖。但是,其庶政又归热河总管负责。
    一袭青衫的康熙,手拿折扇,指着街道一侧的戏苑子,笑道:“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刚来此地的时候,这座苑子的门脸,还没有如今的一半大?”
    玉柱点点头,说:“老爷子,您的记性可真好。行宫动工的时候,我还在家里闭门读书呢。”
    康熙略微一想,笑了,钦点玉柱为状元郎,乃是他的神来之笔。
    如今看来,果然没有看错人啊!
    “你小子,就是太懒了,稍微一个不留神,你就溜回了府里。”对于玉柱的懒散成性,康熙早就习惯了。
    玉柱心想,他若是积极的抓权,老皇帝恐怕又是另外一套说词了吧?
    实际上,老皇帝也是个爱玩,爱享受的家伙。
    六下江南,畅春园等园子不断扩建,大修各种行宫。
    为了方便来热河避暑,从京城到热河行宫之间,沿途修了二十几座行宫。
    行宫外面的上营镇,康熙年年都来玩一圈,可谓是异常之熟悉了。
    见市面上的车马井然有序,没有乱抢和乱停的,都在跟着走。
    康熙不由含笑夸赞玉柱:“街道两侧,车马各行其道,甚善也!”
    玉柱浅浅的一笑,京城的街道爱堵,那是因为,没有靠左行驶的规矩。
    反正本无规矩,玉柱自己定的罚款细则。其中就规定了,凡是随意乱停马车、轿子,造成街道拥堵的,一律罚银十两。
    十两,那可是一笔巨款了!
    在大清律里,几乎没有罚银的规矩,除了抄家之外,就是打屁股等肉刑了。
    玉柱却心里很清楚,真正的草民,根本养不起马车,更养不起轿夫。
    街道上,造成拥堵的情况,除了摆摊占道的小商小贩和马车没规矩的逆行之外,主要是各家各户的马车和轿子的乱抢行和乱停乱放。
    玉柱毕竟是现代人的灵魂,他不喜欢打屁股这种肉刑,更乐意罚款。
    动了富户的荷包,他们才会真正的感觉到疼。
    康熙出来逛街,主要是在行宫里待久了,觉得很闷,要出来散散心。
    在街上随心所欲的逛了一阵子,康熙领着玉柱进了茶楼,上到二楼,坐到了靠窗边的位置上。
    刚进门的时候,康熙就看见墙上贴着四个醒目的大字:莫谈国是。
    等康熙坐稳之后,在他正对面的墙上,依旧贴着莫谈国是。
    岂有盛世不许百姓说话之理?
    圣君之心受到了严重刺激的康熙,皱紧眉头说:“太过了,只是不许乱说尔。”
    什么是乱说,根本没有一个评判标准,是否借题发挥,全凭官员们的心情。
    玉柱只当没有听见似的,放下手里的茶盏,抓起一把瓜子,开始磕了起来。
    老皇帝说过的话,海了去了,哪句为真,哪句是假,玉柱还能不清楚么?
    若是放松了议论管制,有人非议广修园子、大肆打击江南士人和大修行宫,让老皇帝的心里不痛快了,那才是难以收场了。
    老皇帝现在的心态,也就是嘴上这么一说,假假的表示一下仁君的所谓宽容大度而已。
    玉柱听听就可以了,绝对不会往心里去的。
    若是,玉柱当了真,不约束民间的议论了。到时候,捅出大乱子来了,就该他自己背锅了。
    皇帝怎么可能有错呢?罪在臣工也。
    见玉柱很意外的没有及时捧哏,康熙其实也明白,玉柱管着上营镇的治安,若是放开了民间的议论,他的难处极大,压力也极大。
    事关自己的切身利益,谁敢乱说话?
    “你的手下,已经在街上来回巡视好几遍了。”康熙抬起折扇,指着从茶楼门前经过的一队新军士兵。
    玉柱笑着说:“他们的任务是,控制市面上的宁静,确保不当街出劫案,就是大功一件。另有便衣队,他们在暗处,专门抓小偷小摸之贼。”
    热河上营的管理体制,很有问题。
    日常的治安巡逻,归玉柱管辖。但是,玉柱抓到手的贼子,又必须交给热河总管衙门去审理。
    这就造成了严重的脱节现象。
    不过,这些都是小节而已,玉柱也没有和热河总管争权夺利的心思,也就听之任之了。
    倒是康熙仔细的斟酌后,觉得热河上营应该有官府衙门来统管了。
    “嗯,不如就设个热河厅吧?”康熙想妥了之后,问玉柱。
    玉柱心想,还真的是巧了,老四登基之后,上营镇的正式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