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骗了康熙 > 第387章 米糷

第387章 米糷(1/2)

    十日后,玉柱率领主力进剿大军,浩浩荡荡的离开了长沙。
    由于船只不够的缘故,玉柱领着新军走陆路,抚标中军和炮甲们则坐船而行。
    没办法,抚标中军和炮甲们,尽管装备和粮饷,都比一般的绿营兵要好得多。
    但是,他们的脚下机动能力依旧很差,每日顶多只能走三十里地而已。
    按照计划,抚标中军和炮甲,将沿着湘江北上,过洞庭湖,经常德府,再沿着沅江南下,直抵本次进剿的后方物资囤积点——辰州府城。
    三湘大地的地形,主要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但是,南北走向的大山脉,共有三条。
    即,湘西的武陵山,新化以西的雪峰山,以及与江西交界的罗霄山。
    此时的行军,地形地貌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玉柱并不莽撞,找人彻底的摸清楚了地形之后,这才亲自带兵出征。
    新军离开长沙后,以每天七十里的速度,经宁乡县,从益阳所属的桃江集(今桃江县),渡过资水,翻过已经变得平缓的雪峰山余脉,直抵辰州府城(沅陵县)。
    如今,玉柱是偏沅省内的土皇帝,行军的速度,再不受兵部的约束,他可以自由决定路线和脚程。
    将士们步行,玉柱骑马,粮草等辎重物资全都驮在马车或骡车上。
    整个大军处于半骡马化的状态,行军的速度自然不慢。
    至于马车或骡车,其实有一大半都是强行征集来的。
    这个时候的官府,有权随意征用民间的民夫、船只、马车和骡车,而不需要花一文钱。
    八百多里的路程,玉柱带着大军,仅用了十三天,便赶到了辰州府城。
    只是,粮食物资的马车,在翻过雪峰山余脉的时候,多花了两天时间。
    没办法,不管是上山,还是下山,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用绳索拽着粮车,行军的速度自然也就慢了下来。
    按照玉柱的计划,辰州因是府城,城高沟深,且粮仓众多,人口也有五万之众,最适合作为前线的后勤总基地。
    老话说的好,欲平西部五厅,必先平泸溪。
    整个湘西地区的物资运输,几乎全靠水运,而水运的河流枢纽,便在泸溪。
    当年,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的时候,就是在泸溪的铁山河古渡,渡河进入的湘西地区。
    因为,从泸溪出来,走水路,经乾州厅(吉首),可以直抵镇筸城(凤凰古城)。
    另外,乘船从泸溪出发,沿着沅江的支流锦水,可以直抵麻阳县城。
    麻阳以南,不到三十里,便是贵州省的铜仁府了。
    按照玉柱制定的作战计划,东部两个总兵的兵马,要分别驻扎于泸溪、辰溪和麻阳等要地。
    说句心里话,玉柱对绿营兵的战斗力,一直存在极大的疑问。
    实际上,玉柱也不需要他们冲锋陷阵,只需要牢牢的守住,从锦水到沅江的河防即可。
    剿匪,重在限制匪军们的活动范围。
    地形上的限制,其实是相互的。
    湘西地区的茫茫大山,在大大增加了朝廷官军的进剿难度的同时,也让匪军们大批出山的通道,变得屈指可数。
    辰州知府张辛,领着全城的官吏,出城迎接顶头上司玉柱的到来。
    “辰州知府,卑职张辛,拜见抚台大人。”张辛十分恭敬的拜于玉柱的马前。
    还在长沙的时候,玉柱已有耳闻,这位张知府乃是有名的贪官,号称:天高三尺。
    不过,玉柱心里很明白。这个时代,既是吃人的时代,又是无官不贪的时代。
    做三年清廉的知府,十万雪花银,便可轻松落入囊中,这是时人的风传。
    当然了,并不是每个知府,都可以捞到这么多的银子。
    就整个偏沅省而言,最富裕的三个府,分别是,长沙、岳州和衡州府。
    玉柱有理由相信,这三个地方的知府,尤其是长沙知府,三年肯定不止捞十万雪花银。
    但是,辰州府人口很少,良田也少,可捞的资源,也就少得多了。
    玉柱是来剿匪的,而不是专门来肃贪的。
    说白了,即使拿下了张辛,还会有李辛,王辛和刘辛。
    只要还是大清的天下,前腐后继,层出不穷,乃是必然。
    这个时代的贪官,绝对是抓不完的!
    真要细究,玉柱的身后,也极不干净。他的亲爹隆科多,如果不是巨贪,哪谁才是?
    话又说回来了,隆科多啥时候不贪钱了,康麻子反而要起疑心了。
    这就属于是典型的悖论了!
    “张知府,粮仓可都建好?”玉柱可以暂时不肃贪,但是,储备粮食的粮仓必须齐备。
    “回抚台大人,粮仓皆已经建好。不如,由卑职陪您一起去看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