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骗了康熙 > 第148章 太子的拉拢

第148章 太子的拉拢(1/2)

    刘瞰刚入伙,自然要表现一下水平了,他从袖内拿出了一页纸,上面详细列明了,什么时辰做什么事见什么官,行什么礼。
    这个正是孙承运最需要的东西,他不由大喜,拉着刘瞰的袖子,直呼瞰兄。
    刘瞰是六品的芝麻官,汤炳也只是五品的小官罢了,玉柱收了也就收了,丝毫也不犯忌讳。
    很多人,都在抱怨,伯乐不赏识,不提拔。
    咳,那是因为,你没有刘瞰和汤炳的眼光和见识罢了。
    多怪自己无眼光,无魄力,少怨怀才不遇,伯乐不提拔你,这才是正道理。
    鲜明的例子之一,其实是萧何与刘邦之间的故事。
    萧何,可是县吏之中最有实权和地位的主吏掾,而刘邦不过是个流氓成性的区区亭长罢了。。但是,萧何偏偏烧了个大冷灶,认了刘亭长为主。
    萧相国,这是何等的远见卓识?
    投靠极有潜力的权贵,一定要趁早,更要舍得投资,不怕交投名状。晚了的话,连汤都没得喝了!
    另一个鲜明的例子,便是汤和与朱重八之间的传奇故事了。
    当年,汤和已是领兵一千五百人的千户了,朱重八还在皇觉寺里当小沙弥呢。
    最后,汤和例外的获得了善终的高待遇,还被追封为东瓯王。
    烧冷灶的雪中送炭,才能获取最大的个人利益,自古以来莫不如此!
    历史上,烧冷灶的巅峰,必属支持老四接位的老十三无疑。
    一废太子时, 老十三替老四背了大黑锅, 帮着把太子拉下了马, 从此被康熙彻底的厌弃了。
    等老四登基后,老十三也就成了常务副皇帝。
    雍正曾说:朕实赖王翼赞升平,王实能佐朕治平天下。咸谓圣王贤臣之相遇数千百载而一见, 今且于本支帝胄之间得之。
    有了刘瞰的帮忙,纳彩之事, 竟然是诸事皆顺。
    到了吉时之后, 两只古雁打头阵, 玉柱骑马紧随其后。再其后,庞大的纳彩队伍, 敲锣打鼓,吹拉弹唱,浩浩荡荡的往午门那边去了。
    嗨, 一表人才, 玉树临风的玉柱, 格外的吸引人的眼球。
    “好俊的后生仔!”
    “像个俏姑娘。”
    “唉, 这要是我女婿,该多好啊!”
    “谁家的姑娘, 有福了?”
    一路上,大家对玉柱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不管是哪个时代, 喜欢看热闹的总是很多。
    又是公主下嫁,大家难免要围过来, 对整个纳彩的队伍,品头论足了。
    “常四爷, 和五公主出降相比,何如?”
    “呵呵, 送古雁的这位,可比上次那位俊得多啊。而且,这位还是大清唯一的六元及第的状元郎,气派多了。”
    “我听说,皇上可喜欢即将出降的这位九公主了。”
    “秦二爷,您没说错,是这么回事儿。不过, 五公主那次也不差。毕竟啊,人家的亲额涅,可是德妃娘娘呢。”
    “那是,德妃娘娘位高权重, 位仅次于佟贵妃娘娘呢。”
    大家都是明白人,这么喜庆的好日子,只说高兴的话儿,没谁去提五公主死得忒早的晦气事儿。
    因路上围观的人很多,纳彩的大队伍走得慢,一个多时辰后,才到了午门外。
    午门前,内务府、礼部、鸿胪寺和钦天监的司官们,早早的站成了一排,就等着玉柱他们过来呢。
    皇家的公主,是出降于公主府,并不是嫁给额附。
    所以,今天的纳彩之后,六礼之中的问名、纳吉和纳征,都被省略掉了,只剩下请期和亲迎。
    只是,午门前的队伍最前头,居然多了一个明黄色的身影。
    按礼制,除了皇帝和太子之外,谁敢擅用明黄色,即为大逆不道,就砍了谁的脑袋。
    玉柱心想,太子居然也来了,这是打的什么主意?
    太子胤礽,最近这几年的日子,很不好过。
    索额图被饿死后,胤礽的实力大减,声势亦顿挫。
    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破船,尚有几斤钉。
    太子毕竟还是名正言顺的储君。想攀附太子,捞取拥立之功的文武大臣,依旧大有人在。
    午门前,又是众目睽睽之下,玉柱早早的下了马,快步走向胤礽。
    “纳彩吉郎,臣玉柱,恭请皇太子殿下金安。”
    胤礽笑眯眯的虚抬右手,马上叫了玉柱起身。
    “伊立。”
    玉柱起身后,哈腰面对太子,老老实实的说了一大段纳彩的吉利话。
    “皇妹出降,今日纳彩,大喜大善也。”太子也按照礼制的要求,说了一段套话。
    纳彩之事,礼仪繁琐。送出一对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