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锦衣状元 > 第三百零二章 秋风扫落叶

第三百零二章 秋风扫落叶(2/3)

留下,不怕死的给我上!”
    一旁的刘管家几乎看呆了,老太太此时态度坚决,双目迸射锐利的光芒,全然不见老态,有的只是意气风发。看到朱嘉氏目光瞄向自己,他打了个激灵,顿时回过神来,急忙跟着老太太走下岗楼。
    下来后还听到朱万简的声音从头上响起:“娘,你这把老身子骨出去干嘛?那不是送死吗?诶诶诶……留下几个人陪我看守庄子……别全走啊……”
    ……
    ……
    城外各庄园的人,从最初观望的态度,到发现形势对官兵极其有利后,除了实在没实力的,基本上全都配合官兵出击。
    像朱家这样能拉出战马,配备战刀、盔甲的庄子毕竟太少,大多数庄子的兵丁都只是扛着基本的农具,比如锄头、铁锨、鱼叉之类,穿着随便用稻草扎成的“草衣”就冲杀出各自庄子。
    他们不是去拼命,而是趁乱凑热闹。
    如果官兵占据优势,他们可以帮忙打扫战场,给自己捞点好处,顺带把抓到的俘虏押送到城里。
    若是贼寇稳住阵脚反击,官兵先胜后败,他们便趁着夜色掩护逃回各自庄子,或是干脆找个山林躲起来,等战事结束再出来。
    危急关头,怕的是没人顶上,却不怕滥竽充数,想要浑水摸鱼的人越多反而越好,这会儿让那些贼寇发现周遭到处是人,更能消弭他们的战意,认为自己中了官兵的埋伏,只能撒丫子跑路。
    无论多强大的贼,始终是贼,趋吉避凶乃是天性,就算有官府的人给他们通风报信,有宁王府的人充当顾问甚至亲自指挥作战,可一旦遭遇挫折,他们无法做到上下一心,正面硬扛,只会想着逃命。
    只要贼人无法做到结阵自保,官兵就可以稳赢不输。
    ……
    ……
    州城城头。
    这一战与留守的官兵没多少关系。
    只能等待城外混战的结果。
    作为名义上这一战总指挥的唐寅,此时正在用朱浩给他的望远镜,一边窥探敌营的情况,一边跺脚。
    朱浩看得出来,唐寅心情很紧张。
    眼前毕竟是涉及安陆州城和兴王府存亡、关系他个人前途的大事,从目前的战况看,形势大好,说不定他可以从此战中获得军功,就此走上仕途……
    半生迷途的老骥,难道临老还能重回正道不成?
    唐寅既紧张又激动。
    朱浩道:“若我猜得没错,州衙该派人来了……接下来州衙也会调动人马出击。”
    唐寅把手里的望远镜放下,望着朱浩:“州衙不是力主稳守不出吗?”
    朱浩耸耸肩:“逆风局,官府肯定不敢冒进,但如果是顺风局还安于守城,那邝知州必定落得个昏聩无能的坏名声……你当州县两级衙门的官员就不喜欢军功?”
    “呵呵。”
    唐寅脸上有了久违的笑容。
    果不其然。
    没过多久,州衙那边派人来,通知守城官兵出城,协同兴王府的将士一起作战。
    “调动多少人马?”
    唐寅神色刚毅,不怒而威。
    现在他已经不再是个狗头军师,而是算无遗策的“诸葛亮”,就连州衙有官职在身的人看到他也只能低声下气。
    来的官员是州同知李良。
    李良不过是举人出身,年老体迈,见到唐寅,反过来还要向唐寅行礼:“陆高士,邝知州的意思,能动用多少兵马出城就动用多少,全由您来决定。”
    唐寅颔首:“既如此,那各处只保留基本的守城人马……各留五十吧,余下的都出城配合王府大军作战!”
    “是,是!”
    李良见唐寅这么好说话,高兴得不得了。
    朱浩从唐寅身后探出头来,问道:“李同知不会也想带兵出城吧?”
    李良摇头苦笑:“我这把老骨头,可不敢这么折腾,守在城头看热闹就好……来人,快把邝知州送来的慰军品抬来!”
    战事还没等取得最终的胜利呢,邝洋名就开始送东西劳军了。
    很多在城头上苦哈哈守了几天城的民壮,这几天连热乎饭都没吃上一顿,突然就有慰问品可以领,虽然他们不在乎那三瓜两枣,但心里总算有了慰籍,不枉自辛劳一场,对接下来出击平添几分勇气。
    这也算是州衙安定军心的一种方式。
    唐寅道:“眼下战事还在继续,各处人马不得擅离职守,请李同知跟我一起临阵指挥吧!”
    ……
    ……
    战事持续了两个多时辰。
    陆续有人马回城。
    两条腿的追不上四条腿的,出城的步兵完成对敌营的扫荡,相继返回城里。
    而各家派出的“义勇”,打扫完战场,跟着官兵一起进城,看看是否能从官府哪里讨得赏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为人师表(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