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 第四百三十九章 这种差距,感觉都不讲道理啊!核聚变研究的开端!

第四百三十九章 这种差距,感觉都不讲道理啊!核聚变研究的开端!(3/3)

高,能吸收能量最大上限高,也就意味着容器所能容纳的反应强度数值更高。

    这就保证了安全稳定性。

    在实验结束以后,王浩也赞叹道,“研究终于有了大进展,大家都做的很好,这个研究实在太重要了。”

    “我也不用和你们保密。”

    “后天我要去科技部门谈的就是核聚变技术,有了颗粒性材料的进展,核聚变研究的基础就更稳了……”

    “……”

    王浩说的内容还是很震撼的。

    曹东明、曲贵都非常的兴奋,他们知道研究非常的重要,但之前也只知道和湮灭力场有关。

    结果……

    关系到可控核聚变?

    杨云和也非常的兴奋,但他就有点笑不出来,感觉被打击的很严重。

    之前他一直觉得自己的研究很厉害,帮助颗粒性材料的研究,实现从0~1的突破。

    但仔细想想,他们的研究基础是王浩的理论,即便实现从0~1的突破,也是一起完成的,搅拌器的研究也只是个小难关而已。

    王浩来到航空材料院,只花费一个星期时间就让他们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都可以说是实现从1~100的突破。

    这种差距……

    感觉都不讲道理啊!

    ……

    王浩去科技部门谈的就是核聚变技术。

    科技部门以及其他机构的决策人都想知道王浩对于核聚变研究的看法,因为核聚变是一个非常重大的研究,即便只是下定决心做研究都不容易。

    王浩的看法是至关重要的。

    之前王浩对于核聚变的研究并不上心,主要是因为还没有足够的基础,贸然开启项目做大工程式的研究,需要攻克的技术难关太多,想要真正制造出可控核聚变装置是极为困难的。

    现在就不一样了。

    王浩认为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核聚变的研究也可以讨论提上日程了。

    他在科技部门就是这样说的。

    显然。

    王浩的个人影响力非常大,他的看法甚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当从首都返回西海的时候,科技部门就已经提前放出了风声,有一些媒体则开始了先期‘试探性’的报道。

    《百年工程:种花家准备开启核聚变研究项目!》

    《核聚变,超级工程!》

    《种花家将会成为第一个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国家!》

    《我国可能会在一年内启动项目工程……》

    一系列的报道都是‘捕风捉影’,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证据,但有句话说的好:无风不起浪。

    很多媒体一起报道的时候,就肯定是听到了什么风声,舆论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部分都是支持的态度。

    普通人就只是赞叹一下,重点还是学术界的反应。

    学术界对这个消息不太详细,很多专家站出来表示说,“短时间不太可能启动核聚变的研究。”

    “那是一个超级大工程,最少是千亿规模来计算的。”

    “即便是采用了新技术,但有效性也是值得怀疑的,核聚变的研究不容许出现任何差错,现在应该还没有足够的基础支持。”

    “可能就只是讨论而已……”

    最后一个说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有很多的大工程项目都只是进入讨论阶段,并没有真正去实施,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大型粒子对撞机。

    过去很多年时间,都在讨论建造世界最大型的粒子对撞机,项目论证了一次又一又一次,结果就只有讨论没有实施。

    现在的核聚变研究,比大型粒子对撞机还不靠谱。

    那绝对是比对撞机更大的工程,而且还是没有足够基础的研究项目,从进入论证阶段,到正式开启项目,再到研究有成果……

    时间跨度要多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